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罗莎·卢森堡的群众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00:07
  罗莎·卢森堡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声名远播的杰出理论家和革命战士。她以思想激进和意志坚强著称,被帝国主义者和右翼分子们称为“嗜血的红色罗莎”。列宁称赞她“永远是一只鹰”,是“革命无产阶级的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和“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思想,对存在于第二国际时期的修正主义思潮进行了激烈批判,并在深入参与工人阶级罢工与革命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着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群众观。然而,罗莎·卢森堡的群众观在较长时期内没能在我国学界引起足够的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学界才重启对罗莎·卢森堡思想价值的研究。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于罗莎·卢森堡的群众观进行研究分析,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群众观点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罗莎·卢森堡在深入理解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自身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群众观。这些群众观广泛分布于她的诸多文稿之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认为群众具有天然自发性:群众不但拥有健全的、不断被唤醒的“阶级本能”,还蕴含着潜在的、持续提高的“阶级觉悟”,不仅如此,群众还富有热切的、不断充沛的“阶级感...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
        1. 理论背景
        2. 现实需要
    (二) 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罗莎·卢森堡思想的相关研究
        2. 关于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相关研究
        3.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形成背景
    (一) 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理论前提
        1. 布朗基主义思潮的盛行和发展
        2. 第二国际内部的修正主义泛滥
        3. 罗莎·卢森堡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 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实践前提
        1. 投身波兰境内的群众工人运动
        2. 密切关注俄国革命的发展态势
        3. 不遗余力组织创建德国共产党
三、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一) 群众具有天然自发性
        1. 群众拥有健全的“阶级本能”
        2. 群众蕴含潜在的“阶级觉悟”
        3. 群众富有热切的“阶级感情”
    (二) 群众具有自身主体性
        1. 群众是“磐石”
        2. 群众是“大海”
        3. 群众是“风暴之源”
    (三) 群众具有历史革命性
        1. 群众是“时代革命的主体力量”
        2. 群众实现解放是“自己的事情”
        3. 群众本身一直是“自己的领袖”
四、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主要特点
    (一) 实践性
        1. 源自工人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
        2. 为群众革命斗争实践提供指引
    (二) 时代性
        1. 形成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
        2. 致力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三) 创新性
        1. 深刻认识群众的主体地位
        2. 全面深入探究群众自发性
    (四) 革命性
        1. 依靠群众反抗资本主义压迫
        2. 倚仗群众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五) 前瞻性
        1. 强调群众参与并监督国家治理
        2. 注重探究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五、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历史局限性
    (一)对党群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不足
        1. 过于强调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2. 对组织的先锋队作用认识不足
    (二) 忽视社会历史条件对群众的影响
        1. 由群众自发形成的革命斗争水平有限
        2. 群众自身难以具备联合斗争的国际视野
六、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重要价值
    (一) 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1.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2. 为我国党群关系的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二) 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1. 为我国群众路线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 突出强调了开展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莎·卢森堡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及当代价值[J]. 贺敬垒.  理论月刊. 2018(08)
[2]罗莎·卢森堡民主思想述评[J]. 孙志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罗莎·卢森堡党的纪律思想评析[J]. 杨苹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罗莎·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观辩证——以《资本积累论》为中心的考察[J]. 霍文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资本积累理论:罗莎·卢森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J]. 张建.  湖北社会科学. 2017(09)
[6]列宁与罗莎·卢森堡关于建党原则论争的历史考察[J]. 陈建,王晓曼.  西部学刊. 2017(08)
[7]罗莎·卢森堡对《资本论》第二卷的阅读——一种方法论的思考[J]. 何萍.  理论视野. 2016(09)
[8]“自始终是持不同思想者的自由”:罗莎·卢森堡的言论自由观评析[J]. 卢家银.  国际新闻界. 2016(07)
[9]罗莎·卢森堡著作的出版、翻译与研究[J]. 何萍.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6(03)
[10]罗莎·卢森堡的经济危机理论评析[J]. 胡莹.  社会主义研究. 2016(02)

博士论文
[1]罗莎·卢森堡民主思想研究[D]. 唐启良.武汉大学 2017
[2]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 陈爱萍.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罗莎·卢森堡对资本主义“适应论”的批驳及当代意义[D]. 胡义涛.安徽大学 2017
[2]罗莎·卢森堡经济理论述评[D]. 赵晨.吉林大学 2014
[3]论罗莎·卢森堡的民主观[D]. 王琳琳.郑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05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605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