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本的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17:20
社会资本大致可以分为结构型社会资本和认知型社会资本两大类,是作为除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另一资本要素,在本质上是以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内含信任和规范的社会资源。这种社会资源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范式。将社会资本的理论运用到对陕甘宁边区的研究中,不仅可以拓宽陕甘宁边区史的研究,使学界关注除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影响社会发展的要素,注意到之前被忽略的社会关系网络、信任、规范等因素,还可以从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建构社会资本实现发展壮大的路径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延安时期,党和政府通过积极地建构社会资本,为完成抗战和建设边区的双重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建构结构型社会资本方面,陕甘宁边区的党和政府先是整合边区旧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消解封建性的宗族关系,消灭土匪,以及利用和改造既有革命性又有封建性的哥老会等帮会组织,对传统社会力量进行积聚和整合。同时,为了更好地领导民众和激发社会活力,一方面党建构自身的新型关系网络,不仅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还成功地将基层党组织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增强对社会...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资本定义、构成及其功能
一、社会资本的界定
二、社会资本的构成
(一)结构型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
(二)认知型社会资本——信任与规范
三、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社会资本对政治发展的重要性
(三)社会资本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对结构型社会资本的建构
一、整合旧有社会关系网络
(一)消解封建性的宗族关系
(二)消灭土匪
(三)利用、改造帮会组织
二、建立中共自身的新型关系网络
(一)发展壮大党的队伍
(二)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三、推动民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发展
(一)建立各种性质的民众团体
(二)发挥民众团体的作用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对认知型社会资本的建构
一、建构信任的社会资本
(一)实施减租减息与劳资两利政策
(二)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
(三)实行“容、化、用”的知识分子政策
(四)尊重与团结少数民族
(五)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
二、建构规范的社会资本
(一)对非正式规范的建构
(二)对正式规范的建构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建构社会资本的成效与启示
一、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建构社会资本的成效
(一)突破了经济发展的困境
(二)推动了民主法制的发展
(三)建立了秩序井然的新社会
二、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建构社会资本的启示
(一)党组织的渗透力和组织力是整合社会的关键
(二)聚合社会组织力量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基础
(三)人民对党和政府信任与否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四)规范是确保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与提升路径[J]. 王同昌. 理论学刊. 2019(06)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变迁中的多维论争及现实启示[J]. 徐立波,朱小玲. 河南社会科学. 2019(03)
[3]社会化: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J]. 刘智勇.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4]社会参与、网络与信任:社会救助获得对社会资本的影响[J]. 郭瑜,张一文. 社会保障研究. 2018(02)
[5]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的实现机制研究[J]. 侯嘉斌.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1)
[6]抗战时期延安翻译活动考察及资本理论的拓展[J]. 王祥兵,穆雷. 中国翻译. 2018(01)
[7]毛泽东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社会资本的开发利用[J]. 张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8]论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与促进[J]. 崔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9]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塑造的文本视角[J]. 陈艳飞.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10]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J]. 王克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博士论文
[1]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岳国芳.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陕甘宁边区社会转型研究(1937-1947)[D]. 尚子翔.西北大学 2015
[3]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D]. 汪小宁.陕西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宗族政策探析[D]. 张嘉娣.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研究[D]. 周荃.中南民族大学 2016
[3]陕甘宁边区社会管理实践、模式和基本经验[D]. 王欢.西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20328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资本定义、构成及其功能
一、社会资本的界定
二、社会资本的构成
(一)结构型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
(二)认知型社会资本——信任与规范
三、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社会资本对政治发展的重要性
(三)社会资本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对结构型社会资本的建构
一、整合旧有社会关系网络
(一)消解封建性的宗族关系
(二)消灭土匪
(三)利用、改造帮会组织
二、建立中共自身的新型关系网络
(一)发展壮大党的队伍
(二)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三、推动民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发展
(一)建立各种性质的民众团体
(二)发挥民众团体的作用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对认知型社会资本的建构
一、建构信任的社会资本
(一)实施减租减息与劳资两利政策
(二)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
(三)实行“容、化、用”的知识分子政策
(四)尊重与团结少数民族
(五)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
二、建构规范的社会资本
(一)对非正式规范的建构
(二)对正式规范的建构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建构社会资本的成效与启示
一、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建构社会资本的成效
(一)突破了经济发展的困境
(二)推动了民主法制的发展
(三)建立了秩序井然的新社会
二、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建构社会资本的启示
(一)党组织的渗透力和组织力是整合社会的关键
(二)聚合社会组织力量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基础
(三)人民对党和政府信任与否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四)规范是确保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与提升路径[J]. 王同昌. 理论学刊. 2019(06)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变迁中的多维论争及现实启示[J]. 徐立波,朱小玲. 河南社会科学. 2019(03)
[3]社会化: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J]. 刘智勇.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4]社会参与、网络与信任:社会救助获得对社会资本的影响[J]. 郭瑜,张一文. 社会保障研究. 2018(02)
[5]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的实现机制研究[J]. 侯嘉斌.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1)
[6]抗战时期延安翻译活动考察及资本理论的拓展[J]. 王祥兵,穆雷. 中国翻译. 2018(01)
[7]毛泽东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社会资本的开发利用[J]. 张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8]论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与促进[J]. 崔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9]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塑造的文本视角[J]. 陈艳飞.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10]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J]. 王克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博士论文
[1]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岳国芳.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陕甘宁边区社会转型研究(1937-1947)[D]. 尚子翔.西北大学 2015
[3]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D]. 汪小宁.陕西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宗族政策探析[D]. 张嘉娣.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研究[D]. 周荃.中南民族大学 2016
[3]陕甘宁边区社会管理实践、模式和基本经验[D]. 王欢.西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20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72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