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04 17: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亚腐败 生成机制 治理措施


【摘要】:“亚腐败”又称“隐性腐败”、“非典型性腐败”、“消极腐败”,是腐败欲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规避风险而衍生出的新型的腐败方式。在国内,亚腐败更多的被视为思想作风问题,是一种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行为。而在国际上,“亚腐败”被看成是一种违法行为。本人认为,亚腐败是指与公务员职权相关的一切责任意识淡薄,怠慢公众义务,以权谋私,有损其职业形象,且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但尚未触犯刑律无需为其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具有麻醉性能强、安全系数高、渗透范围广、隐匿程度深等特征。亚腐败天生具备腐败的因子,因此,注重对亚腐败现象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对腐败现象滋生原因、演变规律和主要特点的深刻把握,而且关系到反腐败对象和目标的精细化确定,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采取了理论分析,文献资料分析,比较分析及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对亚腐败的研究着手,结合亚腐败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亚腐败的特征、危害,并试图从动机、机会及社会反应三个方面分析亚腐败产生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结合了国际上公认的廉洁国家北欧,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新加坡和香港的基础上,分析本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提出了治理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对策。本文认为防治亚腐败行为,可以探索建立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不易腐的防治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道德品格修养、增强法规制度意识,建立公务员不想腐的自律机制;通过完善法纪、改革公务消费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使得公务员无缝隙可钻,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通过加大惩处力度,对亚腐败实施零度容忍,建立廉政年金制度,增加亚腐败的机会成本,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通过加强反腐职能部门的发现力,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引导网络反腐的理性发展,建立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亚腐败 生成机制 治理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6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绪论9-15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9-10
  • (一) 选题的背景9-10
  • (二) 选题的意义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13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0-11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3-15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概述与理论分析15-20
  • 一、公务员亚腐败概念15-16
  • (一) 国内外学者对亚腐败的界定15-16
  • (二) 本文对亚腐败的界定16
  • 二、公务员亚腐败的一般特征16-17
  • (一) 麻醉性能强16-17
  • (二) 安全系数高17
  • (三) 渗透范围广17
  • (四) 隐匿程度深17
  • 三、理论基础17-20
  • (一) 权力制约理论17-18
  • (二) 公共选择理论18
  • (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8-19
  • (四) 人性假设理论19-20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表现及危害20-24
  • 一、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表现20-22
  • (一) 挥霍浪费型20
  • (二) 形式主义型20-21
  • (三) 人情交往型21
  • (四) 权力无为型21-22
  • 二、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危害22-24
  • (一) 败坏社会风气,形成亚腐文化22
  • (二) 降低行政效率,扩张行政成本22-23
  • (三) 削弱政府权威,降低政府公信力23
  • (四) 壮大腐败队伍,为腐败培养了预备队23-24
  • 第三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生成机制分析24-35
  • 一、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生成机制的涵义24-25
  • (一) 生成机制的涵义24
  • (二) 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生成机制的涵义24-25
  • 二、公务员亚腐败形成的三大要素25-31
  • (一) 公务员亚腐败动机25-27
  • (二) 亚腐败机会27-29
  • (三) 亚腐败社会反应29-31
  • 三、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的生成机制31-35
  • (一) 公务员亚腐败动机的生成31-32
  • (二) 亚腐败动机向行为的转化32-34
  • (三) 亚腐败行为的强化与升级34-35
  • 第四章 境外防治亚腐败的做法及启示35-42
  • 一、境外防治亚腐败做法35-39
  • (一) 北欧35-36
  • (二) 新加坡36-38
  • (三) 香港38-39
  • 二、境外防治亚腐败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39-42
  • (一) 对亚腐败行为要实施“零度容忍”40
  • (二) 亚腐败治理的要“堵”“疏”结合40-41
  • (三) 亚腐败治理要采取“文”“武”并举41-42
  • 第五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治理措施建言42-51
  • 一、加强思想教育,建立不想亚腐败的自律机制42-43
  • (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思想道德的底线42
  • (二) 提升道德品格修养,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42
  • (三) 增强法规制度意识,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42-43
  • 二、完善制度约束,建立不能亚腐败的防范机制43-46
  • (一) 完善法纪,构筑法律屏障43-44
  • (二) 改革职务消费制度,堵塞职务消费漏洞44-45
  • (三) 完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45-46
  • 三、提高亚腐败成本,建立不敢亚腐败的惩戒机制46-48
  • (一) 加大惩处力度,实行零度容忍46-47
  • (二) 建立廉政年金制度,增加亚腐败的机会成本47-48
  • 四、强化监督机制,建立不易亚腐败的保障机制48-51
  • (一) 主动监督,切实加强反腐职能部门的发现力48
  • (二) 发动群众,优化亚腐败发现机制运行的社会环境48-49
  • (三) 规范媒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49
  • (四) 创新方式,引导网络反腐的理性发展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冬梅;;公务员加薪计划何时实施?[J];科学咨询;2003年02期

2 刁冬梅;;公务员加薪:缺钱还是缺机制[J];招商周刊;2003年08期

3 ;广东再给公务员涨工资[J];招商周刊;2003年Z1期

4 陈淮贵;;公务员工资由什么决定[J];中国商界;2003年05期

5 赵宏民;;公务员加薪面面观[J];科技与企业;2004年02期

6 张文风,任政文;公务员“逆淘汰”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初探[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思佚;由公务员职业调查想到的[J];才智(人事人才);2004年11期

8 黄毅峰,廖晓明;浅谈我国公务员之适度高薪[J];行政论坛;2004年06期

9 刘英丽;;北京公务员的“3581”[J];协商论坛;2004年10期

10 王刚;;佛山催生“中产”公务员[J];协商论坛;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郎在陵;;正确处理公务员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A];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征文专辑[C];2003年

2 李燕萍;黄霞;;公务员加薪对政府廉洁度的影响:来自中国的实证[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庆乐;;扩展公务员聘任的制度空间探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尹宗贻;;成本—收益下的腐败治理[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妙颜;;论我国公共部门激励制度的改进[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6 侯雷;郑吉萍;;论服务型政府创建中的公务员核心能力建设[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公务员聘任制之隐忧[A];贵州法学(2014年第5期)[C];2014年

8 刘祖根;;机关效能建设的难点与对策[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林洪浩 张丹羊 李妍 通讯员  赵钊怡;公务员涨工资从今年7月1日算[N];广州日报;2006年

2 王丽丽;潘一乐代表:公务员工资改革别冷落了基层[N];检察日报;2007年

3 秋风;公务员工资上调应体现公众民意[N];中国经营报;2006年

4 毛建国;韩国冻结公务员工资的启示[N];农民日报;2009年

5 肖华;韩国公务员返还年薪的思考[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刘纯银;公务员做生意是因收入水平偏低?[N];就业时报;2009年

7 闫淑青;公务员涨工资谁说了算?[N];中国财经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余瀛波 实习生 黄仪婷;法国:工资低福利高不堪重负忙改革[N];法制日报;2010年

9 上海公务员 龚雾媛;一个公务员的辛酸苦辣[N];东方早报;2010年

10 刘维涛 姜洁 胡鹏洋 王浩霖;公务员,只是一种选择[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力;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姜海如;中国公务员管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郭红岩;我国公务员综合价值均衡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秦涛;近现代中国公务员考绩法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高远;转型中国的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程;公务员退出机制障碍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雯倩;我国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燕;心理契约视角下我国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朱鸿英;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5 刘晓妍;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爽;基于工作责任感的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漆佳红;论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完善[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爱媚;基于决策效用的公务员激励模型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杨璐;我国公务员聘任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杜玲;我国公务员工作快乐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18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18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