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胡锦涛廉政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07:04

  本文关键词:胡锦涛廉政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胡锦涛 廉政思想 廉洁清政


【摘要】:廉政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政治崇尚目标。无论是渐渐远去的历史,还是千里之遥的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用着各自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追求人类共同的理想——廉政。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场廉洁与腐败的斗争史。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且形成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廉政飓风。这场飓风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刮得尤为猛烈,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廉政的思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胡锦涛用世界的眼光、时代的意识、群众的观点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思想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散发出真理的光芒。胡锦涛对于廉政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把理论创新当作廉政实践的指南,不断为实践探索提供新的动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之路。 本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界定了廉政的相关概念,综述了近年来学者、专家关于廉政问题的相关研究,阐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性探析了胡锦涛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列宁的廉政思想、毛泽东的廉政思想、邓小平的廉政思想和江泽民的廉政思想。第三章系统性研究了胡锦涛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廉政理念,监控权力倡廉反腐,消极腐败是党的肌体的毒瘤,永葆党的纯洁,实现公平正义。第四章创新性探索了胡锦涛廉政思想的理论意义,构建了廉政的政治哲学取向,强化了廉政的政治本质。第五章时代性阐述了胡锦涛廉政思想的实践价值,完善了廉政的制度体系,实践了廉政的基本举措,营造了廉政的文化氛围,实现了清正廉洁的理想政治社会。 通过对胡锦涛廉政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其内涵和外延。在胡锦涛廉政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廉政建设必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关键词】:胡锦涛 廉政思想 廉洁清政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D262.6
【目录】:
  • 创新点摘要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32
  • 1.1 研究背景12-15
  • 1.1.1 廉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课题12-13
  • 1.1.2 腐败的滋生蔓延腐化着党的队伍13-14
  • 1.1.3 中国的廉政建设理论有较大突破14-15
  • 1.2 概念界定15-20
  • 1.2.1 廉政的词义15-17
  • 1.2.2 廉政的主体和客体17
  • 1.2.3 廉政和反腐败的关系17-18
  • 1.2.4 廉政思想18
  • 1.2.5 廉政的意义18-20
  • 1.3 研究综述20-28
  • 1.3.1 关于廉政基本概念的研究21-22
  • 1.3.2 关于廉政制度问题的研究22-23
  • 1.3.3 关于廉政文化问题的研究23-24
  • 1.3.4 关于廉政思想问题的研究24-25
  • 1.3.5 关于廉政经验问题的研究25-26
  • 1.3.6 关于廉政经验借鉴问题的研究26-28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28-32
  • 1.4.1 研究内容28-30
  • 1.4.2 研究方法30-32
  • 第2章 胡锦涛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32-62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32-37
  • 2.1.1 廉政的价值取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2-33
  • 2.1.2 廉政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民主政治33-35
  • 2.1.3 廉政的实践途径是政治公开35-36
  • 2.1.4 廉政的最终目标是平等、公平、正义36-37
  • 2.2 列宁的廉政思想37-45
  • 2.2.1 廉政的基础是教育学习38-39
  • 2.2.2 廉政的根本是制度约束39-41
  • 2.2.3 廉政的支柱是群众监督41-43
  • 2.2.4 廉政的保证是文化建设43-44
  • 2.2.5 廉政的措施是建立廉价政府44-45
  • 2.3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廉政思想45-62
  • 2.3.1 毛泽东的廉政思想46-50
  • 2.3.2 邓小平的廉政思想50-56
  • 2.3.3 江泽民的廉政思想56-62
  • 第3章 胡锦涛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62-98
  • 3.1 以人为本廉政理念62-68
  • 3.1.1 廉政的目的是为了“人”62-64
  • 3.1.2 廉政的建设是围绕“人”64-66
  • 3.1.3 廉政的动力是依靠“人”66-68
  • 3.2 监控权力倡廉反腐68-74
  • 3.2.1 健全拒腐防变教育机制70-72
  • 3.2.2 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72-73
  • 3.2.3 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73-74
  • 3.3 消极腐败是党的肌体的毒瘤74-81
  • 3.3.1 消极腐败是不正之风的风源77-78
  • 3.3.2 消极腐败是党政致命伤78
  • 3.3.3 消极腐败会丧失群众信任78-79
  • 3.3.4 克服消极腐败是兴党之责79-81
  • 3.4 永葆党的纯洁81-94
  • 3.4.1 加强党性修养是思想基础83-86
  • 3.4.2 以党章要求作为最高准则86-89
  • 3.4.3 发扬党的作风是根本保证89-92
  • 3.4.4 提高党的能力是重要途径92-94
  • 3.5 实现公平正义94-98
  • 3.5.1 人人平等是道德基础95
  • 3.5.2 民主政治是政治保证95-96
  • 3.5.3 法治是根本途径96
  • 3.5.4 永恒正义是最终目标96-98
  • 第4章 胡锦涛廉政思想的理论意义98-126
  • 4.1 构建了廉政的政治哲学取向98-105
  • 4.1.1 廉政的根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98-100
  • 4.1.2 廉政的制度是民主政治100-101
  • 4.1.3 廉政的途径是法治101-103
  • 4.1.4 廉政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103-105
  • 4.2 强化了廉政的政治本质105-126
  • 4.2.1 深化了廉政的重要意义105-113
  • 4.2.2 阐释了权力的科学配置113-122
  • 4.2.3 揭示了廉政的基本规律122-126
  • 第5章 胡锦涛廉政思想的实践价值126-152
  • 5.1 完善廉政的制度体系126-132
  • 5.1.1 完善选拔任用制度126-127
  • 5.1.2 优化公务员队伍127-128
  • 5.1.3 强化述职述廉制度128-129
  • 5.1.4 完善巡视制度129-130
  • 5.1.5 深化考核评价机制130-131
  • 5.1.6 健全问责追究制度131-132
  • 5.2 实践廉政的基本举措132-139
  • 5.2.1 “三大机制”132-133
  • 5.2.2 “三大平台”133-134
  • 5.2.3 “四项专项治理”134-136
  • 5.2.4 “四个特征”136-137
  • 5.2.5 “五力结合”137-139
  • 5.2.6 “五位一体”139
  • 5.3 营造廉政的文化氛围139-148
  • 5.3.1 和谐文化为根基140-141
  • 5.3.2 荣辱观为道德底线141
  • 5.3.3 党的领导为政治保障141-143
  • 5.3.4 “两个务必”为基本要求143-144
  • 5.3.5 “六个进入”为路径选择144-148
  • 5.4 实现清正廉洁的理想政治社会148-152
  • 5.4.1 实现清正廉洁的政治148-149
  • 5.4.2 实现清正廉洁的文化149-150
  • 5.4.3 实现清正廉洁的社会150-152
  • 结论152-154
  • 参考文献154-164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164-166
  • 致谢166-1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洪英;论毛泽东的廉政思想与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2 黄启新;;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J];党建研究;2006年02期

3 李瑶;;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历程和宝贵经验[J];党建研究;2009年07期

4 郑又贤;;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及其探解[J];东南学术;2007年03期

5 凌群;刘丽丽;;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及其廉政建设思想的初步形成[J];党史文苑;2007年08期

6 唐明勇;邓小平的廉政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年04期

7 李牡丹;试析毛泽东廉政建设的根本出发点[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东民;“五重”并举清风来——邓小平廉政思想的基本特色[J];党史纵横;1994年05期

9 冯永川;;江泽民反腐倡廉的工作思路和特点[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钟贵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的廉政建设[J];党政论坛;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520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20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