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构

发布时间:2017-07-05 07:25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复兴 话语 中国梦


【摘要】:民主革命时期,李大钊较早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不过中共党内更多使用的是"民族解放"概念,其间在十年内战中曾激烈地批判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论,抗战时期则从正面有限地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建国前夕,毛泽东肯定了"复兴"的现实可能。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话语重新出现,并在中共十六大以后高频使用。习近平将其发展构建为内容丰富的"民族复兴中国梦"话语系统。这一话语系统的构建既有现实基础和客观需要,也反映着话语构建者的主观意图。"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了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对接、民族话语和人民话语的统一。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
【关键词】民族复兴 话语 中国梦
【基金】: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中国梦’教育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建构与话语转换”(Szzgjh1-2017-3)的阶段性成果 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的资助
【分类号】:D26
【正文快照】: 近代中国随着国运衰败,“民族复兴”话语悄然兴起。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开始使用“民族复兴”话语,并在革命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着这一话语的使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以往话语叙述的基础上,建构起“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话语系统。本文试图对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邓红;论忧患意识与民族复兴[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梁基毅;;重要的是民族复兴的精神[J];世界知识;2006年17期

3 本刊编辑部;;民族复兴的旗帜[J];创新科技;2007年11期

4 张由涛;;民族复兴需要伟大的党[J];中国监察;2009年13期

5 鲍宗豪;;论民族复兴的中国模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张可荣;;对“民族复兴”内涵的几点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赵凌云;;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下)[J];学习月刊;2009年19期

8 杨光宇;;论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价值和意义[J];学理论;2011年05期

9 黎丽萍;;论政治文明建设与民族复兴[J];党史文苑;2011年06期

10 ;纪念辛亥百年 实现民族复兴[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胜;;民族复兴的问题、答案与逻辑——论新时期三大历史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2 宋君修;;伦理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文华;;中华民族复兴视角下人的存在方式研究[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萧致治;;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奠基人[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5 袁银传;;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6 武建强;;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内涵、实践与启示[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韦定广;;民族复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当代理论创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白中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中国命运[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白文娟;朝克;;“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后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族复兴更待水到渠成[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2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贾壮;中华民族复兴62%是迂腐的数字迷恋[N];证券时报;2012年

3 法律学者 羽戈;民族复兴指数或成复兴的障碍[N];中国经营报;2012年

4 孔繁顺;科学发展推动民族复兴[N];解放军报;2012年

5 袁智 素娟 新仁 余进 胡泊 瑞琪 本报记者 曾佳;民族复兴梦要靠实干圆[N];抚州日报;2012年

6 本报评论员;高举旗帜,迈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N];湖南日报;2012年

7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马西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N];文汇报;2012年

8 国防大学校长 王喜斌;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奋力实现强军梦[N];解放军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任壮;振兴中医药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记者 冯芸;汇集力量 勇于担当圆梦崛起 民族复兴[N];河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娟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任梦梦;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付军;“九一八”后民族复兴思潮影响下的教育与民族复兴问题的讨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江唯;民族性的书写:论抗战时期民族复兴话语下的史学研究(1931-1945)[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吕少娇;毛泽东的民族复兴实践浅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6 范子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商烨;《复兴月刊》与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复兴思潮[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8 白健;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4年

9 李鹏;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翟明龙;清末民初民族复兴思想萌芽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21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21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c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