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西藏工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周恩来西藏工作研究
【摘要】:涉藏问题关系中国核心利益。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新中国的西藏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周恩来的西藏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主权的安危、为寻求“西藏问题”的合理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本文以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对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周恩来的西藏工作进行了研究。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西藏和平解放期间周恩来的西藏工作。首先,分析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背景(国内和国际背景)、西藏和平解放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周恩来为西藏和平解放的外交工作。包括:与印度交涉西藏和平谈判事宜,反对印度干涉西藏事务;贯彻毛泽东治藏方略,争取和平解放西藏;最终促成十七条协议签订。第二部分析了西藏和平解放后周恩来的涉藏工作。西藏和平解放后,周恩来继续为西藏的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包括:妥善解决西藏宗教信仰自由问题;维护民族团结,消除汉藏民族隔阂;促进达赖和班禅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主权;就废除不平等特权和领土边界问题与印度进行交涉;发展西藏民族经济,推动西藏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与变革,促进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等等。第三部分总结了周恩来西藏工作的当代启示。周恩来长期的西藏工作实践对今天中国共产党的西藏政策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这些启示包括: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是解决涉藏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党在西藏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西藏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的支持;处理好中印关系是解决涉藏问题的重要因素;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
【关键词】:周恩来 西藏 中国共产党 民族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2;D6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4 创新之处14-15
- 第2章 西藏和平解放期间周恩来的西藏工作15-32
- 2.1 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背景15-19
- 2.1.1 西藏内部局势15-16
- 2.1.2 国际背景16-18
- 2.1.3 和平解放西藏的必要性18-19
- 2.2 周恩来涉藏外交工作19-22
- 2.2.1 与印度交涉西藏和平谈判事宜19-21
- 2.2.2 反对印度干涉西藏事务21-22
- 2.3 实现西藏和平解放22-32
- 3.3.1 贯彻毛泽东治藏方略22-23
- 3.3.2 争取和平解放西藏23-28
- 3.3.3 促成十七条协议签订28-32
- 第3章 西藏和平解放后周恩来的西藏工作32-46
- 3.1 贯彻党在西藏的民族宗教政策32-36
- 3.1.1 保障西藏宗教信仰自由权利32-34
- 3.1.2 维护民族团结,消除汉藏民族隔阂34-35
- 3.1.3 促进达赖和班禅团结35-36
- 3.2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主权36-40
- 3.2.1 反对西藏分裂势力36-38
- 3.2.2 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38-40
- 3.3 推动西藏民族繁荣社会进步40-46
- 3.3.1 发展西藏民族经济40-42
- 3.3.2 促进西藏民族区域自治42-44
- 3.3.3 推动西藏社会变革44-46
- 第4章 周恩来西藏工作的当代启示46-54
- 4.1 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是解决涉藏问题的关键46-47
- 4.2 必须坚持党在西藏的统一战线政策47-49
- 4.3 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内地的支持49-51
- 4.4 处理好中印关系是解决涉藏问题的重要条件51-52
- 4.5 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作者简介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伟;周恩来“辞职”内幕[J];领导科学;2001年11期
2 贾亚生;历史为周恩来树碑立传[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3 吴淑琴,桂全民;论周恩来的宗教思想[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谢镇成;周恩来在长汀的故事[J];福建党史月刊;2003年03期
5 何树英 ,权延赤;周恩来的三次预见预言[J];学习月刊;2005年06期
6 张宏喜;;对周恩来高超外交艺术的几点解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常希梅;;周恩来的黄河情怀——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3期
8 苏新有;;试析周恩来人格的内涵与特色[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2期
9 刘行芳;;周恩来以人为本的报刊思想初探[J];世纪桥;2007年03期
10 孙云凤;;周恩来核心价值观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清;;诠释周恩来总理在上海的两次重要讲话[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2 崔久衡;;“文革”中的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命运[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小宝;;党风的楷模——周恩来[A];周恩来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楷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周恩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的创造[A];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C];2003年
5 赵德强;;周恩来教育思想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6 李祥;杨大生;;周恩来家世、童年和故乡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7 江泽民;;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8 马胜云;;李四光和周恩来——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马胜云;;李四光和周恩来——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10 苏荣;;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品质是人民永远的精神财富[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N];人民日报;2008年
2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冷溶;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08年
3 国务院副秘书长 张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08年
4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梁保华;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08年
5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周恩来青年时代诗集》出版[N];人民日报;2008年
6 周根苗;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肥召开[N];安徽日报;2008年
7 沈伟轩邋郁芬;江苏省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在宁隆重举行[N];新华日报;2008年
8 梁保华;在江苏省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日报;2008年
9 常州市审计局 曾亚波;十大观念成就周恩来廉政思想[N];常州日报;2008年
10 童陆生;为周恩来同志绘图[N];中国测绘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中;建国后周恩来的中国发展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兴强;周恩来党内关怀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贺川芮;周恩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和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沛霖;中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陈迎;周恩来教育思想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6 卢伟丽;周恩来早期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辉翔;周恩来的协商民主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春雨;周恩来西藏工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严开旺;论周恩来的行政管理风格[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雅兴;周恩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41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4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