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抉择

发布时间:2017-07-29 17:25

  本文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抉择


  更多相关文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 现代化道路 文化抉择


【摘要】:清末以来,面对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入侵,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和现代化道路问题。从洋务运动迈开中国现代化步伐到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多种文化选择,但是都没有成功。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才赋予了先进中国人实现救亡图存现代化的新视角与新思路,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得以彻底改变。本文立足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现代化的视角,围绕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道路选择问题,首先分析了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认识上的转变及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历史必然。其次,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及内涵。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是在国民党甚嚣尘上的反共声浪中,中国共产党回击国民党的反共政策,系统回答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全部见解。指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基本特征、建设方法和基本策略等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第三,客观分析和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一文化选择的意义和启示。这一文化选择不仅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和早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来源。总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探索中国革命和现代化道路而进行的这一文化选择,不仅指导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在实践中的发展,也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 现代化道路 文化抉择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9-10
  • 0.1.1 理论意义9
  • 0.1.2 现实意义9-10
  • 0.2 研究现状10-12
  • 0.2.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0.2.2 国外研究现状12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12-13
  •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13-14
  •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转型14-22
  • 1.1“一战”后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认识转变14-17
  • 1.1.1 新文化的启蒙14-15
  • 1.1.2 西方的危机15-16
  • 1.1.3 中国思想界的群体趋向16-17
  • 1.2 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自觉选择17-22
  • 1.2.1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18-19
  • 1.2.2 中国先进文化分子的出现19-20
  • 1.2.3 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观的确立20-22
  • 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形成及内涵22-30
  • 2.1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22-25
  • 2.1.1 国民党甚嚣尘上的反共声浪22-23
  • 2.1.2 中国共产党人的应对策略23-24
  • 2.1.3《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24-25
  • 2.2 新民主主义文化建国纲领的内涵25-30
  • 2.2.1 总体框架上: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25-26
  • 2.2.2 文化性质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26-27
  • 2.2.3 中西文化关系上:民族传统两点论和西方文化二分论27-28
  • 2.2.4 新文化建设方法上:古今中外综合创新28-30
  • 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历史意义及启示30-38
  • 3.1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历史意义30-34
  • 3.1.1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30-31
  • 3.1.2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31-32
  • 3.1.3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32-34
  • 3.2 新民主主义文化选择的历史启示34-38
  • 3.2.1 从国情出发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34-35
  • 3.2.2 实事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35-36
  • 3.2.3 正确处理文化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36-38
  • 结束语38-39
  • 参考文献39-43
  • 致谢43-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健孙;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赵文静;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建设[J];党史文苑;2005年18期

3 蔡莹;范俊;;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4 耿云志;;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与趋向[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王岚;张利辉;;新民主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放;2010年08期

6 周术槐;;先进文化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段治文;石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新论[J];观察与思考;2012年10期

8 刘俊;;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历史意义[J];党史博采(理论);2012年11期

9 鲁献慧;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相关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齐卫平;;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军;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张菊香;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俊;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D];南昌大学;2009年

2 宫薇;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3 程帅;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590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90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a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