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07:47

  本文关键词: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沂蒙革命根据地 妇女教育 研究 启示


【摘要】:妇女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文化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这在革命时代也有同样的说明,甚至从某些程度上说这在革命时代表现的更为突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国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环境闭塞,经济落后,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妇女教育也没有放弃,甚至在那个年代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女性代表,形成了我们现在家喻户晓的“识字班”名称。沂蒙革命根据地1938年正式建成,妇女教育随之展开,1945年,新中国成立,沂蒙根据地的妇女教育翻开新的篇章。本文对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研究时间界定在1938年到1949年之间,对这段时间沂蒙革命妇女教育的形式、内容、价值、启示等方面做出全面的梳理论述。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通过参考前人文献资料,阅读历史材料,结合历史背景和革命故事等方式,对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对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开展的背景做出了分析。沂蒙妇女的文化传承自觉性,革命时代文化生产的要求和文盲清扫的要求都是这个时代开展妇女教育必不可少的时代条件,加上政府的支持,根据地的动员让妇女教育的开展有了充分的政治条件和现实依托。第二部分,对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梳理。该部分主要以三个不同切入点为基础,分别对根据地妇女教育的内容,教育的途径以及教育的方法做出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革命时期,教育内容主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而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妇女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文化,生产技术多个方面,不仅在当时,在现在来看也是比较全面的;教育途径包括政治动员,采用多样的艺术形式,融合生产实践等,将这些途径与冬学、识字班、夜校等教育方法相结合,将妇女教育开展的轰轰烈烈。第三部分是对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评价与启示的总结提炼。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为提高妇女政治觉悟,锻炼生活技能,改善精神面貌,推动建设工作有积极的价值,虽然还存在系统不健全,过程不持久,对象不广泛等问题,但是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在对历史价值做出说明的基础上,本文又对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给我们带来的现实启示做了进一步分析,以史为鉴,帮助推动农村教育妇女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沂蒙革命根据地 妇女教育 研究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1;D44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3
  • (一) 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8-11
  • 1. 选题依据8
  • 2. 研究现状8-11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11-12
  • 1. 研究意义11
  • 2. 研究方法11-12
  • (三) 研究对象的相关界定12-13
  • 一、 沂蒙革命根据地开展妇女教育的背景13-20
  • (一) 沂蒙根据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及时代特征13-16
  • 1. 沂蒙妇女具有文化传承的自觉性13-14
  • 2. 启发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扫除文盲的革命要求14-15
  • 3. 支援革命前线,促进大生产发展的文化需求15
  • 4. 充实后备力量,坚持持久抗战的精神需求15-16
  • (二) 中共教育方针和多种文艺形式的支持与宣传16-20
  • 1. 沂蒙抗日民主政府的教育方针支持16-17
  • 2. 沂蒙根据地农村妇女教育广泛动员17-18
  • 3. 山东妇联的号召18-20
  • 二、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具体实践20-36
  • (一)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内容20-24
  • 1. 政治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20
  • 2. 文化教育,提高妇女文化素质20-22
  • 3. 生产技术教育,帮助妇女掌握生产技能22-24
  • (二)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途径24-26
  • 1. 教育内容与政治动员相结合24
  • 2. 文化教育与艺术形式相结合24-25
  • 3. 教育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25-26
  • 4. 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26
  • (三)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方法26-36
  • 1. 妇女干部培训班27-28
  • 2. 识字班28-29
  • 3. 冬学29-30
  • 4. 庄户学30-32
  • 5. 夜校、民校32-33
  • 6. 文化娱乐活动33-36
  • 三、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评价与启示36-51
  • (一)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成效36-43
  • 1. 提高了妇女的政治觉悟和抗日积极性36-38
  • 2. 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和生产生活技能38-39
  • 3. 改善了妇女的地位和精神面貌39-41
  • 4. 推动了根据地建设工作41-43
  • (二)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不足43-45
  • 1.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过程缺乏持久性43-44
  • 2. 教学对象缺乏广泛性,教学队伍缺乏组织性44-45
  • (三) 沂蒙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的启示45-51
  • 1. 重视对农村妇女及女童的教育,完善教育体系45-47
  • 2. 采用多种形式办学,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47
  • 3. 注重妇女教育的长期性、趣味性和时效性47-48
  • 4. 鼓励新时期的农村妇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48-49
  • 5. 结合实际开展农村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欣;;抗战时期沂蒙根据地独具特色的妇女教育[J];沧桑;2008年06期

2 王克霞;;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教育探讨[J];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3 张学强;;沂蒙解放区参军动员中的思想教育及成效[J];世纪桥;2009年11期

4 梁家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山东妇女工作[J];理论学刊;2005年04期

5 王冠卿,倪善荣;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民众教育[J];临沂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6 王克霞;;“革命化”与“社会化”的交互显现与抑制——以战争年代的“沂蒙妇女”为个案分析[J];前沿;2011年18期

7 刘欣;刘岩;朱玉金;;沂蒙新方言:“识字班”的历史贡献[J];山东档案;2006年03期

8 孙世军,薛忠良;“华东延安”的时代号角——沂蒙抗战歌谣论析[J];唐都学刊;2003年03期

9 王文泉;山东抗日根据地与民众动员[J];文史哲;1993年06期

10 包爱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人群众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98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98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