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我国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7:11

  本文关键词:我国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党的领导 政治参与


【摘要】:近代以来,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从理论走向实践,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在我国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以扩大和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路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实践证明,以扩大和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符合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路径选择。只有党内民主顺利发展了,人民民主才会健康地向前发展。而人民民主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对党内民主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推动党内民主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就会呈现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党内民主一旦受到破坏,人民民主的发展就不会顺利,就会出现停滞、跑偏甚至倒退的状态。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良性互动,探寻二者的良性互动路径。首先,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动,要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完善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务公开制度化。第三,要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在互动中共进:党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互动共进;党内协商与人民协商互动共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化共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法治化共进。第四,要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展人民民主: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健全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完善政治决策机制,健全公民制度化参与途径;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健全多方位有效监督。
【关键词】: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党的领导 政治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5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导言6-10
  • 第一章 基本理论阐释10-17
  • 第一节 基本概念10-13
  • 一、民主10-12
  • 二、党内民主12-13
  • 三、人民民主13
  • 第二节 二者的关系13-17
  • 一、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区别14-15
  • 二、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结合点15
  • 三、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关系15-17
  • 第二章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的历史考察17-23
  • 第一节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的历史经验17-21
  • 一、党内民主的良好发展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以建国初期为例17-19
  • 二、党内民主的破坏导致人民民主发展的停滞:以文革时期为例19-21
  • 第二节 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经验及问题21-23
  • 一、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关系的新成就21-22
  • 二、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的问题所在22-23
  • 第三章 关于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路径的思考23-30
  • 第一节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过程中坚持的原则23-24
  •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3
  • 二、以制度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3-24
  • 第二节 完善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发展24-26
  • 一、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带动人民民主理论发展24
  • 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党的先进性24-25
  • 三、坚持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25
  • 四、推进党务公开的制度化25-26
  • 第三节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在互动中共进26-28
  • 一、党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互动共进26
  • 二、党内协商与人民协商互动共进26-27
  • 三、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制度化共进27
  • 四、坚持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法治化共进27-28
  • 第四节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展人民民主28-30
  • 一、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健全人大代表选举制度28
  • 二、完善政治决策机制,健全公民制度化参与途径28
  • 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健全多方位有效监督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庆智;;社会动员与政治参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杨光斌;李冬;;“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还是“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J];探索与争鸣;2012年10期

3 虞崇胜;;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探析[J];学习论坛;2010年07期

4 邓世平;;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5 金安平;;“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机制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6 田改伟;;试论以党内民主建设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式[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10期

7 田改伟;;试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J];政治学研究;2007年02期

8 高新民;让基层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J];人民论坛;2005年09期

9 梅丽红;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共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4期

10 杨继荣;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衔接与互动[J];理论与改革;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651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651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