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3:02

  本文关键词: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市级党校 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摘要】:地市级党校是轮训副处级和乡镇正科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面对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政治要求,地市级党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尚未完全适应。找出地级市党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路对策,对当前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论文主要从地级市党校的定位、地级市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以及地级市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发展三大方面展开研究。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应当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方向,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一系列党校管理机制,推动教学资源围绕党校工作重心展开,坚持以“受训人员第一”的服务理念来进行课程设置,努力提升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必须加强教师在教学新模式探索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奖励体系,鼓励教师主动提升教学技能;通过允许党校教师异地学习或轮岗交流,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党校应当运用当代的先进技术和教学理论积极改进党校自身的教学模式,推广实践教学、研讨式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教学新模式。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将重点落实在理论课和党性教育之上,从而最终实现引导教学资源向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汇集,确保良好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服务国家大局。
【关键词】:地市级党校 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61.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意义10-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4 创新之处14-15
  • 第2章 地市级党校的职能定位与政治理论课设置15-22
  • 2.1 地市级党校的职能定位15-17
  • 2.1.1 培训轮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15-16
  • 2.1.2 作为市委智库的决策咨询机构16-17
  • 2.2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设置17-22
  • 2.2.1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政策和实践依据17-18
  • 2.2.2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程设计18-19
  • 2.2.3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安排19-22
  • 第3章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2-35
  • 3.1 地市级党校自身的定位偏差对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22-27
  • 3.1.1 自身的定位偏差对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影响22-25
  • 3.1.2 自身的定位偏差对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影响25-27
  • 3.2 现有教学与管理机制对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27-31
  • 3.2.1 地市级党校管理机制对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27-28
  • 3.2.2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制度对党校教学的影响28-30
  • 3.2.3 现有教学模式对政治理论课的影响30-31
  • 3.3 教师队伍对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31-35
  • 3.3.1 部分党校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31-32
  • 3.3.2 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32-34
  • 3.3.3 部分党校教师教学技能落后34-35
  • 第4章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35-46
  • 4.1 围绕党性教育兼顾地方发展需求设置课程35-38
  • 4.1.1 政治理论课设置应以党性素质教育为中心36-37
  • 4.1.2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设置应关注地方发展需求37-38
  • 4.2 完善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制度38-40
  • 4.2.1 通过制度化来固化教学管理成果39
  • 4.2.2 树立“受训人员第一”的教学培训服务理念39
  • 4.2.3 继续加强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资料库制度的建设39
  • 4.2.4 继续落实组合式教学备课制度39-40
  • 4.2.5 加强现有教学督导制度40
  • 4.3 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培训40-42
  • 4.3.1 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教师技能培训定位41
  • 4.3.2 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教师技能培训实践41-42
  • 4.4 探索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42-46
  • 4.4.1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的设计42-44
  • 4.4.2 地市级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的实践44-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0
  • 作者简介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祥,刘玉平,康伟;政治理论课数字举例艺术研究[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2 况贤;浅谈政治理论课的困惑[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杨经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边界分析[J];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4 郭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4期

5 郝秀芬;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体现“三贴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05期

6 吴冬梅;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探索[J];南方论刊;2005年07期

7 蔡孟龙;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任卉;如何加强航运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J];天津航海;2005年03期

9 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考察[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6期

10 汪松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初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2 俞丽君;李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张新薇;;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4 周贵卯;;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和谐校园建设[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何伟纲;王国强;;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6 李光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立勇;李贵成;;适应两个变 实现两个转变 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8 陈效兰;吴征;;师生互动式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9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经录;;一体化: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当代表征[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国忠;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N];青岛日报;2005年

2 王淑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代乐;全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讨会在贵阳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晖;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欣;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局面[N];青海日报;2008年

6 广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家组首席专家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韦日平;“八○后教师、九○后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7 江南大学教授 谢振荣;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N];人民日报;2010年

8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黄蓉生 程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09年

9 程美东;我们应怎样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N];人民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江芸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5年推出50名省级名师[N];四川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叶荣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余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喻刚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元芳;四川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曹福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王宁;问题·原因·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郎蜀岚;以05方案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及其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董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0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00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