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抗战文化建构和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9:41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抗战文化建构和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桂林抗战文化 建构 传播 作用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桂林抗战文化的灵魂,是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真正领导者。抗战期间,在桂林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抗日救亡旗帜,建构起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团结、进步、民主”为旗帜的桂林抗战文化,并紧密联系抗战实际领导了同国民党反动思想文化的斗争与运动,成为桂林抗战文化资源的整合者、创造者和传播者。中国共产党在桂林建构并传播抗战文化,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导向、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桂林抗战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对于我们今天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写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主要陈述中国共产党在桂林建构和传播抗战文化的历史条件和有利因素。在历史条件上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两个方面;有利因素包括蒋桂派系矛盾、桂林地区特殊的民主环境和地理环境三个。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建构桂林抗战文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抗战文化工作的指导政策、巩固扩大抗战文化统一战线,为建构桂林抗战文化提供了领导核心、组织保障、思想指导和动力源泉,并进而论证了桂林抗战文化的特征。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在传播桂林抗战文化中发挥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掌握学校的抗战文化教育、领导抗战文化创作出版活动和同反动思想文化的斗争来传播桂林抗战文化。 第五部分主要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建构和传播桂林抗战文化中的历史经验,以及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桂林抗战文化 建构 传播 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8
  •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11-12
  • 1. 选题缘由11
  • 2. 研究意义11-12
  • (1) 理论意义11
  • (2) 现实意义11-12
  • (二) 研究现状综述12-16
  • 1. 关于桂林抗战文化内涵的研究12-14
  • 2. 关于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领导的研究14-16
  • (三) 相关概念界定16-17
  • 1. “新民主主义文化”、“抗战文化”和“桂林抗战文化”16
  • 2. “桂林抗战文化”与“桂林文化城”16-17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7-18
  • 1. 研究方法17
  • 2. 研究的创新点17-18
  • 一、中国共产党在桂林建构和传播抗战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有利条件18-22
  • (一) 历史背景18-19
  • 1.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18
  •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8-19
  • (二) 有利条件19-22
  • 1. 蒋桂之间始终存在矛盾的政治生态19-20
  • 2. 桂林相对民主的环境20
  • 3. 桂林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20-22
  • 二、中国共产党在建构桂林抗战文化中发挥主导作用22-31
  • (一) 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22-24
  • 1. 组建中共桂林县委22-23
  • 2. “皖南事变”前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领导23
  • 3. “皖南事变”后桂林统战委员会和文化工作组的领导23-24
  • 4. 桂林沦陷后广西省工委的领导24
  • (二) 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工作策略的指导24-27
  • 1. 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宣传指导24-25
  • 2. 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性质、任务和工作策略的定位25-27
  • (1) 桂林抗战文化的性质25-26
  • (2) 桂林抗战文化的任务26
  • (3) 桂林抗战文化的工作策略26-27
  • (三) 中国共产党对桂林地区抗战文化统一战线工作的主导27-31
  • 1. 积极组织桂林地区抗战文化团体27-28
  • 2. 团结帮助桂林地区进步文化人士28-31
  • 三、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抗战文化传播中发挥领导作用31-43
  • (一) 中国共产党主导桂林学校抗战文化教育31-33
  • 1. 渗透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31-32
  • 2. 展开抗战思想教育32-33
  • (二) 中国共产党引领桂林抗战文艺活动33-39
  • 1. 创办和主导抗战报刊33-34
  • 2. 倡导和推动抗战戏剧活动34-36
  • 3. 关注和鼓励抗战文学艺术创作36-38
  • (1) 鼓动抗战文学36-37
  • (2) 推广抗战音乐37
  • (3) 繁荣抗战美术37-38
  • 4. 重视宣传马克思主义书籍出版38-39
  •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文化界抵制反动思想的文化运动39-43
  • 1. 声讨卖国投降逆流39-40
  • 2. 鞭挞专制独裁政策40-41
  • 3. 批判文化市侩主义和形式主义41-43
  • 四、中国共产党建构和传播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43-51
  • (一) 中国共产党建构和传播的桂林抗战文化的特征43-46
  • 1.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43
  • 2. 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43-45
  • 3. 抗战性与启蒙性的融合45-46
  • (二) 中国共产党建构和传播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经验46-48
  • 1.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整合桂林抗战文化资源46
  • 2. 坚持桂林地区的抗战文化的统一战线46-47
  • 3. 坚持桂林抗战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47-48
  • (三) 中国共产党建构和传播桂林抗战文化的现实启示48-51
  • 1. 必须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48-49
  • 2. 必须确立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49
  • 3. 必须鼓励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49-51
  • 参考文献51-54
  • 后记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伟;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政策及其启示[J];党的文献;2003年05期

2 谭肇毅;蒋桂矛盾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刘莉玲;中国共产党与桂林文化城的开辟[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S1期

4 魏华龄;;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的历史地位[J];广西社会科学;1988年02期

5 唐正芒;略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理论体系[J];湖湘论坛;2002年05期

6 罗存康;;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的建设[J];抗战文化研究;2011年00期

7 张静如,唐正芒;抗战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求索;2003年03期

8 李建平;桂林文化城成因初探[J];社会科学家;1988年03期

9 秦柳方 ,千家驹 ,莫乃群 ,王易今 ,华昌泗;忆张锡昌同志在桂林[J];学术论坛;1983年02期

10 唐正芒;;近十年抗战文化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702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02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