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解放战争时期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22 09:43

  本文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代表大会 平山 民主建政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时期。1946年6月以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国共两党彻底决裂。从此解放区的政权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制度转变为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平山县作为土改试点县,成功创造了土地改革与整党相结合的宝贵经验。在农村,召开村人民代表大会是与土地改革的进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平山县就是通过土地改革逐步由贫农团、农会等基层政权发展建立了县人民代表大会主持全县工作。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月20日至5月18日,平山县连续召开五次县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政府委员会主持土地改革中平分土地、整党、审查地主富农、发展生产、保障妇女权利、解决工人工资问题、保护工商业等内容,团结一切力量响应中共指示,完成土改,转战生产,充实前线后备力量迎接胜利的曙光。本文以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与发展为脉络,首先追溯了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渊源与创建,并以解放战争时期平山县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具体事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考察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作用和提供的借鉴经验,并试图从中整理分析出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由此延伸出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意义。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交代了研究解放战争时期平山县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了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且大多是系统性的研究。介绍了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并着重阐述了本文的研究重点以及创新之处。正文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追溯中国共产党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阐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理论探索,从中发掘人民代表会议产生的背景、创建历程和实践情况,进一步挖掘出土地改革与民主政权建设的内在联系。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以农民协会为直接民主形式,实践了对政权建设形式的探索。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共关系破裂,中共对民主政权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进行了苏维埃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的政权建设实践。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在坚持抗战的同时,系统地提出了“三三制”的政权构想,并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参议会制度。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在谋求和平和打击国民党军事进攻的情况下,逐步探求新的政治制度来适应解放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需要,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标志着人民代表会议正式成为新时期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并在县以下的区乡政权进行实践。在解放区逐步确立人民代表会议的过程中,土地改革成为新老解放区实现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过渡的主要方式。正文第二部分,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主要从土地改革运动的兴起、民主整党的开展以及党组织和政权的重建三方面进行阐述。根据《五四指示》,平山县兴起了土地改革运动,并以中共指示为依据开始指导土地改革运动。针对土地改革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党内错误做法,认识到土地改革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党内问题,及时做出开展民主政党的决定,并将土地改革与整党运动结合起来,创造了老解放区发动群众平分土地的宝贵经验。在实践土地改革与民主整党相结合的同时,平山县根据当时的形势重新建立党组织和政权,从乡到县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体制,进一步健全了民主建政工作。正文第三部分,论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过程和主要内容,着重阐述了大会的决议事项,并认真分析了会议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1948年1月20日至5月11日,平山县接连召开了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着重阐述了关于“平分土地、清查干部、发展生产、保障中共中央和前线物资充足、动员青年参军支援前线”等决议内容。正文第四部分,分析归纳了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作用,以及为各解放区政权建设、中共中央政权建设可提供的借鉴和经验。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成功地召开,保证了平山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壮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推进了民主建政进程;为中共探索民主建政工作提供了借鉴和经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直接思想来源。正文第五部分,主要挖掘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平山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从中启示当代我国民主政权建设一定要合理配置权力运用的范围,提高透明度,并加强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积极建设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运用合理适时的民主手段,推行法制,积极有效地推动民主政权建设的进程。结论部分进一步阐明了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代表大会 平山 民主建政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3
  • 引言13-18
  • (一) 选题的意义13
  • (二) 研究现状13-16
  • (三) 研究的思路、重点和创新之处16
  • (四) 研究方法16-18
  • 一、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历史溯源18-25
  •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协会18-19
  •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19-20
  • (三) 抗日战争时期:参议会制度20-22
  • (四)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代表会议制度22-25
  • 二、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25-32
  • (一) 平山是革命老区25-26
  • (二) 土地改革的试点县26-27
  • (三) 民主整党的开展27-29
  • (四) 加强政权建设的需要29-32
  • 三、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32-54
  • (一) 历次代表大会召开的过程32-34
  • (二) 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34-54
  • 1. 关于人民代表的决议34-35
  • 2. 关于人民法庭的决议35-38
  • 3. 关于平分土地的决议38-43
  • 4. 关于审查阶级分配浮财的决议43-46
  • 5. 关于战勤与参战问题的决议46-49
  • 6. 关于生产问题的决议49-50
  • 7. 关于其它方面的决议50-54
  • 四、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作用及其基本经验54-61
  • (一) 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作用54-58
  • 1. 保证了解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54
  • 2. 巩固和推动了平山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54-55
  • 3. 促进了民主建政工作的发展55
  • 4. 为各解放区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55-57
  • 5. 是中共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直接思想来源57-58
  • (二) 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基本经验58-61
  • 1.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58-59
  • 2.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民主建政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59
  • 3. 落实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是促进民主建政工作的重要途径59
  • 4. 民主是动员人民群众的手段与目的59-61
  • 五、平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当代启示61-63
  • (一) 人民群众路线是我党民主建政的基本政策路线61
  • (二) 法律法规是纯洁党的队伍的强制手段61
  • (三) 基层自治组织是民主政权建设的基石61-63
  •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1
  • 附录71-73
  • 后记73-7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华;;见证历史——解放战争时期部分文物[J];军事历史;2007年04期

2 张弛;;论解放战争时期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态度的转变过程[J];世纪桥;2010年01期

3 赵小敏;;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读书制度[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杨先材;;关于解放战争时期党史研究的若干课题[J];教学与研究;1984年06期

5 吴用耕;;连江召开解放战争时期党史座谈会[J];福建党史通讯;1985年06期

6 刘利群;从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条道路”的破产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必然[J];求实;1990年04期

7 何惠昂;浅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战俘政策[J];唐都学刊;1995年05期

8 林军;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与苏联[J];北方论丛;1996年05期

9 徐雅娟,廉晓梅;解放战争时期齐齐哈尔市工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经验[J];龙江党史;1997年02期

10 费云东,石维行;解放战争时期中央档案的三次大转移[J];党的文献;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麟旭;;浅论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2 李泽林;;难忘的“百家饭”[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3 王金艳;;陈云对解放战争时期党接管城市工作的贡献[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郭秀翔;;命运决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党组织[A];胜利旗帜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高骅;;扛大腿[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6 江峰;汪季石;;试析董必武解放战争时期的节约型财经管理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下册)[C];2011年

7 吕小蓟;;从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纠“左”看任弼时对新中国的贡献[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8 牛崇辉;;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A];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9 朱想霞;张伟坚;;创造生命奇迹的赵子祥同志[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10 赵敏;;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的民族运动[A];蒙古史研究(第四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珍贵的解放战争时期公粮票[N];山西日报;2001年

2 余红;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云南城市民主运动[N];云南日报;2001年

3 李军;珍贵的解放战争时期公粮票[N];中国艺术报;2002年

4 通讯员 唐祖发 聂东丽 记者 刘晓;东川被定为云南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N];昆明日报;2014年

5 车承川;历久弥珍的《大连日报》号外[N];大连日报;2010年

6 刘红;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创造的成功经验[N];哈尔滨日报;2006年

7 彭s钤,

本文编号:718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18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