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邓小平党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5:22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党建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党建思想 当代价值


【摘要】:邓小平党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阶段研究邓小平党建思想,能更好地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的施政方针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党建思想:第一部分,主要论证了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阐述了邓小平党建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第四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论证了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党建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逐渐走向成熟,其原则和方针对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结合中国国情,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种种弊端,增强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加快了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邓小平 党建思想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61;A84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研究目的7
  • 研究意义7-8
  •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课题的创新性10-11
  • 第一章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历史背景11-14
  • 第一节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1-12
  • 一、总结执政党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11-12
  • 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建设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形成12
  • 第二节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2-14
  • 一、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时代背景12-13
  • 二、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13-14
  • 第二章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理论基础14-19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14-15
  • 一、首次提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4
  • 二、制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14-15
  • 三、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15
  • 第二节 列宁的党建思想15-16
  • 一、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15-16
  • 二、提出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活动原则16
  • 三、执政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6
  • 第三节 毛泽东党建思想16-19
  • 一、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7
  • 二、党的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17
  • 三、把党风建设提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17-19
  • 第三章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19-34
  • 第一节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19-30
  • 一、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20
  • 二、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前进目标20-21
  • 三、重新确立和深化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1-22
  • 四、提出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努力改善党的领导22-24
  • 五、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24-25
  • 六、创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新方针25-26
  • 七、确立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党风建设的新思路26-28
  • 八、开创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新路子28-30
  • 第二节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基本特色30-34
  • 一、邓小平党建思想具有解放思想,求实创新30-31
  • 二、邓小平党建思想具有围绕经济,服务中心31
  • 三、邓小平党建思想具有重在改革,意在高效31-32
  • 四、邓小平党建思想具有新老交替,继往开来32-34
  • 第四章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当代价值34-45
  • 第一节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理论价值34-40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34-35
  • 二、继承和完善了毛泽东党建思想35
  • 三、推动了新时期党建思想的发展35-40
  • 第二节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实践价值40-45
  • 一、开创了我国党建思想发展的新局面40-41
  • 二、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41-42
  • 三、增强了党的拒腐防变能力42-45
  • 注释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维周;贯彻邓小平党建思想努力解决好领导干部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719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19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