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与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9:38
本文关键词:井冈山与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研究
【摘要】:1927年到1934年,,是毛泽东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七年。这七年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湘赣边界党和军民,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中挣脱,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先后经历了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两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在这两个时期,他将党的群众路线的提法作了理论上的阐发,并率先将群众路线运用到根据地斗争的具体实践中去,初步形成了他的群众路线思想,他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以团结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的主题,呈现出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各具时代特色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同时也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重要联系,对于之后各个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然而研究这一问题的学术成果尚较为缺乏。基于这一现状,研究井冈山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从伟人功勋缅怀的角度、群众路线发展研究角度、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角度,都具有突出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撰写本文的两个原因,分析本命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交代当前国际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现状。随后,第二部分论述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对井冈山时期做了界定。然后分别从思想特点和实践特点进行概括。第三部分,论述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同样也对中央苏区时期,这一历史阶段做了界定,随后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特点论述。第四部分,引入多学科视角,对这两个阶段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特点进行分析。使用“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其思想与实践的差异性。使用“南风法则”和“晕轮效应”思考他们之间所包含的联系。最终得出二者之间,各具时代特点却一脉相承的关系所在。最后,第五部分探讨井冈山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所拥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对毛泽东个人有关群众路线的贡献进行阐述,随后论述这一时期群众路线的历史价值,最后着重分析对于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启示意义。 当前,全党范围内正自上而下的开展,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教育实践活动。本着以史为鉴的态度,研究这两个时期内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对于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群众路线 井冈山时期 中央苏区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1;D2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引言11-16
- 1.1 选题研究缘起11-12
- 1.1.1 适逢伟人诞辰纪念、体现红色江西特色11-12
- 1.1.2 响应当前时政热点、指导教育实践活动12
- 1.2 选题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价值12-13
- 1.2.2 现实意义13
- 1.3 选题研究现状13-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第二章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16-23
- 2.1 井冈山时期概念的界定16
- 2.2 “借助人民力量,粉碎白色恐怖,走出革命新路”的思想特点16-19
- 2.2.1 相信群众以团结边界人民是思想基础17
- 2.2.2 依靠群众以实现武装割据是唯一选择17-18
- 2.2.3 服务群众以解决土地问题是重要使命18-19
- 2.2.4 经过群众以执行党的决议是工作原则19
- 2.3 “密切党群联系,成功危机公关,破除革命危局”的实践特点19-23
- 2.3.1 以整顿军队纪律为开端加强自身建设20
- 2.3.2 以团结改造绿林为策略壮大革命力量20-21
- 2.3.3 以打土豪分田地为方式推进土地革命21-22
- 2.3.4 以坚持艰苦奋斗为依托解决群众困难22-23
-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23-31
- 3.1 中央苏区时期概念的界定23
- 3.2 “适应斗争环境,展开全新探索,服务苏区人民”的思想特点23-27
- 3.2.1 争取群众以赢得战争胜利是奋斗目标24
- 3.2.2 关心群众以改善人民生活是重要任务24-25
- 3.2.3 服务群众以改进工作方法是当务之急25-26
- 3.2.4 联系群众以反对本本主义是迫切需要26-27
- 3.3 “立足苏区实际,提升工作水平,积累实践经验”的实践特点27-31
- 3.3.1 以深入调查研究为手段了解群众实际27-28
- 3.3.2 以巩固工农专政为目标维护群众权益28-29
- 3.3.3 以端正干部作风为原则促进干群团结29-30
- 3.3.4 以严惩贪污腐败为决心密切党群关系30-31
- 第四章 井冈山时期与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差异和联系31-44
- 4.1 毛泽东两个时期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差异31-36
- 4.1.1 两个时期思想与实践差异性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31-32
- 4.1.2 思想日益成熟、理论不断完善32-34
- 4.1.3 要求不断深化、范围日益拓展34-36
- 4.2 毛泽东两个时期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联系36-44
- 4.2.1 两个时期思想与实践联系的多学科探究36-38
- 4.2.2 两个时期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时代共同点38-41
- 4.2.3 两个时期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一脉相承41-44
- 第五章 井冈山时期与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价值与启示44-52
- 5.1 两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价值体现44-48
- 5.1.1 是推动革命事业赢得胜利的可靠保证44-45
- 5.1.2 是党的群众路线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45-46
- 5.1.3 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理论实践源泉46-47
- 5.1.4 为执政党开展群众工作提供历史借鉴47-48
- 5.2 对于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启示48-52
- 5.2.1 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48-49
- 5.2.2 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加强“为民”教育实践49-50
- 5.2.3 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务实”教育实践50
- 5.2.4 加强自身建设、严惩贪污腐败——促进“清廉”教育实践50-51
- 5.2.5 继承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建立稳固体系和长效机制51-52
- 结语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林童;;论毛泽东在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中的贡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2 张帆,刘浩;市场营销中的晕轮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3 寇颖丹;;浅析毛泽东的群众路线及其现实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熊吕茂;毛泽东的群众路线理论探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2期
5 谢庐明;;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田心铭;;群众路线:从毛泽东到党的十八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07期
7 陈坚;王玉瑾;;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J];共产党员;2013年13期
8 阮丽萍;;论毛泽东的领导工作方法[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09期
9 王员;江西苏区革命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郑智辉;;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考察[J];世纪桥;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767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6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