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及其践行路径
发布时间:2017-09-12 00:0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及其践行路径
【摘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秉持的基本观点,也是其与资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自领导中国革命至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思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项事业的胜利。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行和社会的进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重大变化,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针对当前群众工作的现实困境,探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路径,不仅有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还可有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科学内涵 践行路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理性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4JDSZK069)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研究”(项目编号:2014B1) 吉林大学劳动关系专项研究课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劳动群众地位研究”(项目编号:2015LD008);吉林大学科研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5[1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D252
【正文快照】: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理论指导,在不断的革命探索和反思中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所蕴含的巨大力量,通过团结、发动并组织群众,最终夺取政权,进而获得了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业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10期
2 刘贝贝;;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J];青年与社会;2013年02期
3 李欣;徐铁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6期
4 侯淑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5 张建;聂启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6 江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7 刘慧;;新时期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与要求[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8 季萍萍;;全面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J];沧桑;2013年03期
9 郑秀梅;;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余正琨;;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科学内涵[J];求实;2010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海娣;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3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8338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