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虎”网络报道的特点及侵权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打老虎”网络报道的特点及侵权问题研究
【摘要】:论文主要分析我国“打老虎”网络报道的特点及侵权问题。我国的“打老虎”网络报道,由于官方反贪反腐网络的主导和定调,在整体上是积极有效的,但是也有一些网络报道、特别是民间网络的报道存在着过度报道甚至侵权问题。作者主要对我国近几年发生的石油系、季建业、徐才厚、周永康等案件的“打老虎”新闻报道中对当事人的报道特点及侵权情况进行分析,探索“打老虎”网络报道的特点及侵权产生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治理侵权报道的建议。论文主要依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以及国务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之前的广电总局)颁布的法规、规章中的法律,分析“打老虎”网络报道中存在的过度报道与侵权问题。例如过多披露当事人家属的个人隐私,并且此类隐私是与案件无关的;当事人的家属是否涉及、参与案件,在没有确切证据或者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予以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当事人家属的名誉权;利用网络搜索范围广泛、速度快等特点,对当事人家属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人肉搜索”,侵犯当事人的权利;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之类的新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网络报道侵权发生后,存在着比如“证据搜集困难”等问题。此外,网络缺乏严格的“把关者”,很多信息未经过严格的核实;网络为追求“眼球效益”,对于当时人家属隐私等个人情况的披露,有利于提高网络的点击率;传统的“痛打落水狗”的心态以及传播学中的“光圈效益”等也是“打老虎”网络报道中对当事人家属的侵权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最后,借鉴西方国家对于此类新闻事件处理的方式,提出立法上的建议,规范报道与侵权救济以及实际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打老虎”网络报道 个人隐私 名誉权 侵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2.6;G2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7
- 第一章、“打老虎”网络报道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7-11
- 第一节 “打老虎”网络报道的特点7-9
- 第二节 “打老虎”网络报道的现实意义9-11
- 第二章、“打老虎”网络报道的侵权问题11-17
- 第一节 新闻侵权的概念及其法律依据11-13
- 第二节 “打老虎”网络报道中存在的过度报道侵权13-14
- 第三节 “打老虎”网络报道中对当事人家属的侵权特点及其产生原因14-17
- 第三章、对“打老虎”网络报道及治理侵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17-21
- 第一节 在立法上建议,建立行业内部的报道规范与侵权救济17-19
- 一、立法上建议18
- 二、建立行业内部的报道规范18
- 三、侵权救济18-19
- 第二节 在实际操作上的建议19-21
- 结论21-22
- 参考文献22-23
- 致谢2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小龙,陈燕;论新闻侵权的形式和预防[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明毫;;试论对公众人物人身权利的分层次限制及保护——兼评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侵犯肖像权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林晓权;;论共同隐私的民法保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崔明伍;新闻侵权行为的特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储洵;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尹冬华,孙俊;论舆论监督权的制约[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7 赵丽;;论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王小能;刘德恒;;中国内地与香港两法域私法冲突与应对[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9 赵华明;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孙文桢;;论人格继承和继承法的制度结构[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建江;;公共安全中的信息公开与信息管制——以新疆为例[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邓小兵;;媒体监督政府之行政法律关系分析[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婧;;浅议新闻侵权与新闻自由之平衡[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孟红;;人格权立法之历史演进:以大陆法系国家民事立法为研究对象[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杨雅华;论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振亮;大众传播传者社会权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段永刚;大众传播媒介资源配置刍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辉军;论形象权[D];湘潭大学;2009年
4 李]鹏;论网络隐私侵权的民事责任[D];湘潭大学;2010年
5 鲁银娣;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6 吴青青;构建警务公开制度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强;形象权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樊佳怡;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尹永杰;论隐私权的宪法保障[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伟;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9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86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