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9-17 21:47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
【摘要】:城乡关系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和公平正义,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党执政的历史事实展开了探讨和论述。文章第一部分讨论了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城乡发展状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通过梳理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建设思想,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开展城乡关系建设的思想基础;第三部分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城乡关系的现实基础;之后对于中国共产党探索城乡关系的实践做出了分析,,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城乡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以及偏差。文章最后一部分对中国共产党呈现关系探索的经验做出总结。这一时期对于城乡关系的探索使中国共产党人明确了在进行城乡建设时应当坚持城乡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领导作用,而且不应放松农村的建设。这些经验对于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国家对于城乡关系建设做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城乡发展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城乡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意义10-12
- 1.1.1 理论意义10-11
- 1.1.2 现实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方法15
- 1.4 研究创新之处15-17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城乡关系的思想基础17-25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17-19
- 2.1.1 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原因17
- 2.1.2 解决城乡分离和对立的途径17-18
- 2.1.3 城乡融合的必然趋势18-19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意义19-25
- 2.2.1 城乡统筹发展是发展城乡关系的重要原则20-21
- 2.2.2 工农业的合理布局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必然要求21-22
- 2.2.3 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动力22-23
- 2.2.4 城乡各自良好的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物质基础23-25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城乡关系的现实基础25-31
- 3.1 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是探索城乡关系历史前提25-27
- 3.1.1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工作主要在农村开展25-26
- 3.1.2 解放战争的胜利促使城市领导乡村政策的确立26-27
- 3.1.3 新中国成立之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27
- 3.2 新中国成立前后城乡关系发展的现实状况27-31
- 3.2.1 新中国成立之前城乡关系的状况27-28
- 3.2.2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关系的状况28-31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和偏差31-38
- 4.1 坚持城乡协同发展31-33
- 4.1.1 树立城乡一体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31-32
- 4.1.2 协调工农业关系实现城乡互助发展32
- 4.1.3 巩固工农联盟建立新型城乡关系32-33
- 4.2 发挥城市的领导作用33-34
- 4.2.1 把握以城市为重心的工作方向33
- 4.2.2 坚持城市对乡村的领导地位33-34
- 4.2.3 发挥城市对乡村文化和社会的领导带动作用34
- 4.3 不能放松农村建设34-36
- 4.3.1 倡办农村供销合作社34-35
- 4.3.2 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35
- 4.3.3 发展农村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35-36
- 4.4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探索城乡关系出现的偏差36-38
- 第5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探索城乡关系的启示38-44
- 5.1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38-40
- 5.1.1 把妥善处理城乡关系摆到战略的高度38
- 5.1.2 推动城乡经济和政治统筹发展38-39
- 5.1.3 城市与乡村必须实现统筹互动39
- 5.1.4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发展39-40
- 5.1.5 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40
- 5.2 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要求40-41
- 5.2.1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40-41
- 5.2.2 加强城市的工业化建设41
- 5.2.3 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41
- 5.3 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制度和政策41-44
- 5.3.1 合理整合城乡资源41-42
- 5.3.2 实行开放的户籍制度42
- 5.3.3 加速实现城市化42
- 5.3.4 落实工业反哺农业政策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作者简介48-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同彬;;论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指导原则[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杜香;;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江俊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及其经验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06期
4 江俊伟;;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的构想与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6期
5 完世伟;;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鄢松玻;;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两次工作重心转移的意义、历史经验与启示[J];党史文苑;2006年12期
7 杨立蛟;齐鹏;;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考量与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余海波;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思想比较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郭家瑜;;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黑河学刊;2008年03期
10 王明有;;我国统筹城乡关系的现实审视与求解之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3期
本文编号:871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87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