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舆情监督下的“危机时代”官员危机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0:31

  本文关键词:舆情监督下的“危机时代”官员危机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危机时代” 官员危机管理 策略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定了“八项规定”、出台了“六项禁令”、狠刹“四风”,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官员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官员的监督方式和监督途径更加多元化,官员的言行举止受到广泛关注,其从政环境越来越透明,官员为官已经进入了“危机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突如其来的众多危机,官员如何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化危为机、安全为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 本文借鉴危机管理研究框架,界定“危机时代”内涵,详细剖析官员面临的危机类型及其生成机理,基于两个典型案例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危机时代官员危机管理体系和应对策略,力求提升官员危机管理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达到群众所偏好的“能力本位”和“实干惠民”形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1)“危机时代”指随着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官员的从政环境越来越透明,,官员的言行举止受到广泛关注,官员一旦在作风行为上存在不当,将受到群众强烈地质疑。(2)“危机时代”官员面临的危机主要包括言论危机、行为危机、能力危机、突发事件危机、道德危机,群众对官员的“有罪假设”、内外偏差导致、官员缺乏公信力是这些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3)本文从防“危”杜渐、临“危”不惧、转“危”为安、居安思“危”四个方面构建官员危机管理体系,指出在危机时代官员应对危机的策略是谨言、慎行、修德、为民、提能、善权、遵规和管家。
【关键词】:“危机时代” 官员危机管理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6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9-12
  • 一、 国外研究综述9-10
  • 二、 国内研究综述10-11
  • 三、 文献评价11-12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12-13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13-14
  • 第二章 “危机时代”官员危机管理的理论依据14-23
  • 第一节 “危机时代”界定与风险社会理论14-17
  • 一、 “危机时代”的界定14-16
  • 二、 风险社会理论16-17
  • 第二节 危机管理的内涵和过程17-19
  • 一、 危机管理的内涵17-18
  • 二、 危机管理的过程18-19
  • 第三节 危机管理及应对的理论基础19-23
  • 一、 危机管理 4R 模式19-21
  • 二、 危机管理 6C 理念与危机应对 5S 原则21-23
  • 第三章 “危机时代”官员危机的现实分析23-31
  • 第一节 “危机时代”官员面临的危机类型23-28
  • 一、 言论危机23-24
  • 二、 行为危机24-25
  • 三、 能力危机25-27
  • 四、 突发事件危机27
  • 五、 道德危机27-28
  • 第二节 官员危机生成原因分析28-31
  • 一、 群众对官员的“有罪假设”29
  • 二、 内外偏差导致29-30
  • 三、 缺乏公信力30-31
  • 第四章 “危机时代”官员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31-37
  • 第一节 杨达才“微笑门”和“名表门”事件31-33
  • 一、 案情简介31-32
  • 二、 事态传播分析32
  • 三、 案件反思与讨论32-33
  • 第二节 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33-37
  • 一、 案情简介33-34
  • 二、 案情分析34-36
  • 三、 拓展思考36-37
  • 第五章 “危机时代”官员危机管理体系构建与保障措施37-44
  • 第一节 官员危机管理体系构建37-41
  • 一、 防“危”杜渐:做好危机预防工作37-38
  • 二、 临“危”不惧:理性对待危机38-40
  • 三、 转“危”为安:做好危机后的评估与反思40
  • 四、 居安思“危”: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并重40-41
  • 第二节 官员应对“危机时代”的策略41-44
  • 一、 谨言,言之有理、有品有行41
  • 二、 慎行,依规而行、公正公开41-42
  • 三、 修德,以德为先、堂堂正正42
  • 四、 为民,官民和谐、情系人民42
  • 五、 提能,提升素养、推进创新42-43
  • 六、 善权,权责分明、三思用权43
  • 七、 遵规,严格执行、按章办事43
  • 八、 管家,以身作则、严厉要求43-44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涛;;城市社会风险的危害及其治理[J];攀登;2010年05期

2 肖庆;;“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3 廖业扬;;论政府主导的公共危机复合共治之逻辑[J];前沿;2010年17期

4 蒋涛,朱玲怡;初次吸毒行为的社会学解析[J];青年研究;2005年08期

5 崔德华;;贝克的风险社会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王永凤;;关于确立党的思想作风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考[J];求实;2012年01期

7 彭晓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风险防治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8期

8 齐文远;;应对中国社会风险的刑事政策选择——走出刑法应对风险的误区[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9 何小勇;;当前我国转型发展期的风险共生及其价值范导[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10 王小钢;;中国环境权理论的认识论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宪民;;论环境风险及其规避[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赵雪丽;;环境风险网状治理结构构建——以日本大地震为例的评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宪民;;论环境风险及其规避[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5 任文硕;;基层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状况调查[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0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党政与国企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0年

6 汤啸天;;多方努力共同化解见义勇为的高风险[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7 樊攀;;历史语境下PM2.5议题的话语变迁与报纸呈现[A];全球本土化背景下的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第五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获奖论文集[C];2014年

8 秦秋;;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宗教热”原因探究[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本文编号:962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962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