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执政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 历史进程
【摘要】:执政风险是所有执政党都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防范和抵御执政风险尤为重要,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梦。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世界也进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我们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风险和新挑战。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党必须更加重视防范和应对执政风险问题,不断提高抵御执政风险的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了各种风险考验,并积累了丰富的应对执政风险的经验。本文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防范和应对执政风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从执政风险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了执政风险的概念、分类与特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执政风险及其应对的重要论述;其次,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应对执政风险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梳理了这四个阶段党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最后,从坚持科学理论指导、遵循科学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应对执政风险能力这五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应对执政风险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 历史进程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9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二) 选题的研究现状10-12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2-14
- 1. 研究方法12-13
- 2. 研究内容13-14
- 执政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14
- (一) 执政风险的概念、分类与特征14-16
- 1. 执政风险的基本概念14
- 2. 执政风险的基本类型14-15
- 3. 执政风险的基本特征15-16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执政风险及其应对的重要论述16-19
-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执政风险的重要论述16-17
- 2. 列宁关于执政风险及其应对的重要论述17-19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抵御执政风险的历史回顾19-47
- (一) 1978—1992年间的主要执政风险及应对19-25
- 1.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应对19-20
- 2. 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与应对20-22
- 3. 资产阶级自由化带来的风险与应对22-23
- 4. 苏东剧变带来的风险与应对23-24
- 5. 小结24-25
- (二) 1992—2002年间的主要执政风险及其应对25-32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与应对25-26
- 2. 来自于党长期执政的风险与应对26-28
- 3. 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应对28-29
- 4. 这一时期重大执政风险事件与应对29-31
- (1) “法轮功”邪教组织的破坏29
- (2) 1995年“台海危机”29-30
- (3)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30-31
- (4) 驻南使馆轰炸事件31
- 5. 小结31-32
- (三) 2002—2012年间面临的主要执政风险及应对32-40
- 1. 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执政风险与应对33-34
- 2. 来自党内的“四大危险”与应对34-36
- 3.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应对36-37
- 4. 这一时期重大执政风险事件及应对37-39
- (1) “非典”医疗卫生事件37-38
- (2) 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38-39
- (3) 新疆西藏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39
- 5. 小结39-40
-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的主要执政风险及应对40-47
- 1. 制度上不够成熟定型及公平正义问题的凸显与应对40-41
- 2.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遇到的挑战与应对41-42
- 3.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带来的风险与应对42-43
- 4. 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形势与应对43-44
- 5. 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与应对44-45
- 6. 小结45-47
- 三、中国共产党抵御执政风险的基本经验47-56
- (一) 抵御执政风险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47-48
- (二) 抵御执政风险必须遵循科学规律48-49
- (三) 抵御执政风险必须坚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49-51
- (四) 抵御执政风险必须全面深化改革51-52
- (五) 抵御执政风险必须提高应对执政风险的能力52-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祚;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理想信念教育系列党课之八[J];党建;2000年08期
2 韩清恩,李彦志;试析社会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两次逻辑嬗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2期
3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理论前沿;2000年15期
4 王卿,叶民华;正确认识历史进程 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J];理论学习与研究;2000年06期
5 张蔚萍;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理论探讨;2001年06期
6 李爱华;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曹纪刚,雷忠,曹舒璇;社会主义实验:理论与现实的交融——试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6期
8 许志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上)[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年04期
9 张蔚萍;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发展论坛;2001年03期
10 张蔚萍;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理论前沿;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冯青淑;;社会主义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刘尚洪;李秀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卫兴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5 朱孔来;郝春霖;花迎霞;;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6 姜迎春;;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卢翰章;;认真总结教训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8 陈华兴;;社会主义的基础经验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意义[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喜才;;创新社科学会的发展模式[A];全国社科联第十二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8年
10 陈丽凤;;改革开放30年:历程 绩效 模式[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象淦;面目虽变 本质依旧[N];人民日报;2000年
2 本报评论员;辉煌的历史进程宽广的发展道路[N];包头日报;2012年
3 主持人 余霞;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N];江西日报;2013年
4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沈东生;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N];哈尔滨日报;2007年
5 顾钰民(作者系同济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解放日报;2001年
6 供稿 刘新富;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非公经济和工商联事业[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记录历史进程 书写重大变迁[N];本溪日报;2008年
8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重庆日报;2000年
9 牛宝德;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解放军报;2006年
10 安阳市委党校 杨卓航;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N];安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熙明;历史进程的中断、变形与回复[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2 张立影;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进程[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杨晓伟;从道德理想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4 万建武;从党的重要文献编辑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双荣;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唐银丹;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5年
3 魏翊;1848至1918年近代德意志国家构建历史进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啸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D];内蒙古大学;2016年
5 罗建玲;张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于冬梅;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反思[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7 王丽娜;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义娜;美国慈善基金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丽雅;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伟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念更新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1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99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