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论执政党问责能力的系统配置与长效机制——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学理性支撑

发布时间:2017-10-08 07:41

  本文关键词:论执政党问责能力的系统配置与长效机制——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学理性支撑


  更多相关文章: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问责能力 体系架构 长效机制


【摘要】:《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颁布实施强化了执政党问责的制度保障能力,但同时也对执政党有关问责的理论创新能力、认知发展能力、制度执行能力、引导参与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提出了系统提升的现实要求,当前要贯彻执行《问责条例》,党的领导决策机构必须建构监督检查机构的"主导性"、组宣机构的"参与性"和统战联络机构的"协作性"三重问责能力配置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相应的分工协同机制、开放运作机制、有效整合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以实现党问责能力的全面系统提升。
【作者单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问责能力 体系架构 长效机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下的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研究”(16YJC710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262.6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领域突出了问责机制建构的重要性,明确强调“要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动力”①,正所谓“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4、失责必追究”?。中央问责力度的不断加码不仅在廉政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承新;执政党建设的文化解读[J];探索;2003年01期

2 王正荣;执政党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J];发展论坛;2003年08期

3 薛建中;执政党建设的关键:加强执政能力建设[J];领导之友;2003年01期

4 朱坚强;;强化执政党建设的浅思[J];群众;2007年01期

5 陈利霞;;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新发展[J];理论学习;2007年12期

6 聂继红;;论执政党组织资源面临的新课题及其资源整合[J];理论观察;2008年01期

7 陈蔚;;近20年执政党与民主关系研究的考察——兼析“民主执政”的提出[J];唯实;2008年10期

8 王长江;;执政党如何用好网络渠道[J];同舟共进;2009年01期

9 娄丽娜;;浅论“八大”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贡献[J];理论界;2010年03期

10 张富营;;网络对执政党执政的新挑战及其应对[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德芳;;从共性的角度看执政党的建设问题[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2 刘宗洪;;执政党纲领与社会基础[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1年

3 李景治;;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几点思考[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福今;;试论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张阳普;;浅谈刘少奇建国初期执政党建设的思想[A];刘少奇与新中国建设[C];1993年

6 田锡文;;执政的可持续性研究[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7 唐丽婷;;经济杀手与我国执政党建设[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杜功平;;加强执政党建设必须强化党员的群众观点[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1年会文集[C];2001年

9 肖东波;;建国初期“三反”运动中的执政党建设[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10 赵铁锁;谢忠平;;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与执政党建设[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敏;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N];吉林日报;2012年

2 ;“三型”目标: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N];人民日报;2013年

3 本报评论员;执政党建设的一件大事[N];山西日报;2013年

4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王焦战 王保庆;论传统优秀文化与执政党建设[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5 何毅亭;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N];人民日报;2005年

6 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姚桓;以世界眼光认识中国执政党建设规律[N];北京日报;2010年

7 任铁缨;执政党建设的评判标准有哪些[N];学习时报;2010年

8 邵维正;以新视角深化执政党建设研究[N];人民日报;2012年

9 军事科学院副政委 王森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N];光明日报;2013年

10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徐晖;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N];杭州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刘慧婷;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执政党意识形态引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3 严华;中国共产党公信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丽;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侯晋雄;转型期执政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潘世伟;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清;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袁敬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冷小青;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毅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现实取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平;当前我国执政党公信力和政府公信力的认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井朋飞;推进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丁文涛;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历程与经验[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6年

4 张淑红;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李岩;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喀什大学;2016年

6 蔡文慧;社会治理视阈下执政党组织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孙怀龙;建国头七年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张桂华;科技进步与我国执政党的先进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石丽芹;党的八大对执政党建设的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渭苹;建国初期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2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992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f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