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当前我国农村阶层变动视角下的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3:42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前我国农村阶层变动视角下的村民自治问题。村民自治在我国实施三十多年来,为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取得了乡村治理方面的许多成效,积累了许多乡村治理方面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不断地分化、流动和重组,其集中的表现就是农民阶级不断地分化成为了多个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还与外来社会力量一起,共同推进农村社会阶层的不断变动。农村阶层的变动,给在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村民自治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革新村民自治以重塑乡村治理体系的历史机遇。本文首先在梳理和总结我国村民自治发展脉络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当前我国农村阶层变动的视角出发,运用阶层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当前农村阶层变动的特征和变动趋势;当前我国农村阶层变动在发展动力,经济文化基础,领导力量和主体力量等方面对村民自治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阶层变动下的村民自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历史任务。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坚持服务乡村发展、党的领导、民主共治、依法治村、因村而治的原则。并提出要采取增强村民自治的发展动力,树立村民自治正确的发展方向,加强和改进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夯实村民自治的物质文化基础,改进村民自治的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措施,以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阶层变动下的村民自治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从而促进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达到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善治”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勇;温铁军;曹锦清;张鸣;;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J];农村工作通讯;2002年12期

2 郭云春,刘梅芳;利益博弈下的乡村治理——透视村民自治的新视角[J];社会;2003年02期

3 王培刚,余丹;中国乡村治理:反思、困境与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5年01期

4 盛来运;;“八郑规程”是很好的乡村治理雏形[J];小康;2006年07期

5 肖唐镖;;当前中国农村宗族及其与乡村治理的关系——对新近研究的评论和分析[J];文史哲;2006年04期

6 汪萍;;乡村治理中的农民动员问题探讨——以河北定州翟城村为例[J];理论月刊;2006年12期

7 张志英;;21世纪中国乡村治理发展浅议[J];农村经济;2006年11期

8 苗树彬;王天意;;困惑与出路——“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专家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05期

9 夏单坤;;“四十亩抛荒地”话乡村治理[J];中国乡村发现;2006年01期

10 申端锋;;乡村治理的博弈术与正当性[J];读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福营;;当代乡村治理变迁的特点和经验——以建国60年来的浙江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唐正繁;;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探析[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3 郭书田;;乡镇政府改革与乡村治理[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银华;陈霄;;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格局的变化与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德芳;;民国时期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以河北定县为例[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冰;;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7 方俊;郭正林;;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研究:安徽呈东村调查报告361[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伍军;;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分析——以湖北麟村为个案[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9 苗青田;卢凤超;;浅谈完善村民自治[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二等奖论文摘要[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中科技大学 贺雪峰;乡村治理基础研究的深化:从社会基础到价值基础[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李克杰;开除“村籍”暴露乡村治理短板[N];法制日报;2012年

3 中共连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戚华海;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鲜活样本[N];南方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秀娟;乡村治理的另一种范式[N];山西日报;2013年

5 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 王兴於;创建幸福村落是乡村治理的新路子[N];农民日报;2013年

6 张英洪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乡村治理要强化维护发展农民基本权利[N];农民日报;2014年

7 汤嘉琛;激活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N];光明日报;2014年

8 首席记者 秦德胜;努力实现“五好”目标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N];绍兴日报;2014年

9 报道组 魏康星 通讯员 金毅;金东创新机制培养乡村治理能手[N];金华日报;2014年

10 沈昕 凌宏彬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经济发展研究处处长 博士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徽州宗族“善治”:乡村治理启示录(下)[N];中国社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威;乡村经营性治理的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于水;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苗树彬;公共服务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商兆奎;唐代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康菊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疆乡村治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6 范洪亮;非均衡状态下乡村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阎占定;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亚民;海疆知县蓝鼎元的乡村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金星;乡村治理中的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2 郑庆基;论乡村治理中的农民公私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小林;我国乡村治理中的条件拒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樊亚军;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合作精神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守智;信息不对称与乡村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殿君;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张书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8 李晓南;“半熟人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乡村治理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周英姿;利益表达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3年

10 郭伟;乡村多元治理路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91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91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