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多元化结构及阶级意识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01:15
【摘要】: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全国总人口中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就业人数的48%,商业服业人员的比例也达到了就业人数的16%,这些从业人员正是当今世界最为庞大工人阶级主要构成群体。历经近四十年的社会变迁,工人阶级的社会结构、阶级意识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是,我国学术界多以农民工作为工人阶级主体进行研究,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此外,有关阶级意识研究相对较少且不系统。这些变化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社会大众和工人自身对于工人阶级角色与身份的认识变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从总体上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进行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当代工人阶级的地位与结构、思想与意识需要得到明确地分析与再认识。本文以中国综合调查CGSS 2013为数据来源,借鉴国内外经典阶级研究理论,依据当代世界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最新界定标准,提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操作化概念,并依据此概念从CGSS数据中提取分析样本。对其社会构成、职业地位获得、阶层认同、集体行动意愿特征及发生机制,进行了详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具体分析结果如下:从当代工人阶级社会构成个体特征来看:女性工人远远低于男性。年龄分布向中年人堆集,呈现比较均匀的正态分布。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从文盲到研究生均有分布,但是更多的工人仅接受了义务教育。工人阶级中不仅包含了从事半技术、半体力的商业及服务人员,简单技术、手艺工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还包括着重复性体力劳动者和农林牧副渔人员。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并不是工人阶级的主体,生活在城市的农村户籍工人仅占工人全部样本的18.6%。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工人也仅占研究样本总体的26.9%。由此可知,当代工人年收入均值依旧要略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但不同户籍、地区单位、受教育水平、性别之间工人的收入差距逐渐分化。通过对工人与其父辈职业地位的对比分析发现,其职业获得呈现为“跨阶层流动”和“阶层内流动”两种大的类型。跨阶层流动的工人主要呈现了,较高职业地位家庭子代向下流动进入工人群体的特殊现象;阶层内流动的工人中,父辈学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历较高家庭子代会呈现阶层内向上流动,反之,则会发生向下流动。值得注意的是,制度性要素对于工人阶级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要显著高于个体因素。具体表现为:父辈对于子代职业地位流动的影响显著下降,而户籍、企业所有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提升。工人阶级阶层认同出现明显向上认同特征,其变迁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这些特征并不能掩盖阶层工人阶级内部认同呈明显的“异质—分化”问题。通过路径分析发现,原生家庭的父辈社会地位对工人阶层认同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导致了阶层认同的“代际承继”特征;在阶层认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模型中,父辈、子代的学历影响被直接剔除,出现了“学历失效”现象。通过有序逻辑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是影响工人阶层认同的主要制度性因素。同时,企业所有制类型和户籍差异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当代工人阶级的多元化构成,导致了他们尚未形成统一的阶层认同。通过对工人阶级集体行动意愿的分析发现,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集体行动意愿,但是已经不再显著有别于其他阶级。对工人集体行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工人个体是否具有较为稳定的婚姻关系,影响其参与集体行动的意愿;主观阶层认同和客观社会地位处于中下层的绝大部分工人,出人意料地显得比较保守,他们并不愿意参加集体行动。处于中上层的工人反而倾向于参加集体行动来维护自身利益,但他们仅仅是工人阶级总体的一小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工人的集体行动意愿显示出更加强烈的特征,国有企业中那些一直都是工会会员的非农户籍工人也更加具有斗争性。从整体来看,当代工人阶级集体行动意愿并不强烈,并且集体行动意愿在不同子群体间差异较大,尚未形成特征鲜明的阶级意识。
【图文】:
究设计据来源及数据提取据来源3 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 CGSS 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查完成。根据人口统计资料,该综合数据在中国总共抽取了上人口众多、代表性强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五了该次调查的初级抽样框。其中,在所有被抽中的县或区里员会或村镇委会;并且按照事先做好的调查规划,利用地图庭;在所有被抽中的家庭里面,利用 KISH 表随机选取一位但是,由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五个城市属于国本次调查总共抽选取了八十个街居委员会;并且按照事先做用地图法抽取二十五个家庭;在所有被抽中的家庭里面,利取一位被访者进行调查。至此,在中国大陆地区一共调查了会,总的被访有效样本容量接近一万两千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从工人阶级制度性结构与收入关系来看:农业户籍工人的年收入,显著低于非农户籍工人年收入,,具体表现为农业户籍工人工资仅为非农户籍工人的82%;国有企业工人平均收入最高,集体企业平均工资最低;东部工人平均工资最高,西部工人平均工资最低。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412.6
本文编号:2694066
【图文】:
究设计据来源及数据提取据来源3 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 CGSS 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查完成。根据人口统计资料,该综合数据在中国总共抽取了上人口众多、代表性强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五了该次调查的初级抽样框。其中,在所有被抽中的县或区里员会或村镇委会;并且按照事先做好的调查规划,利用地图庭;在所有被抽中的家庭里面,利用 KISH 表随机选取一位但是,由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五个城市属于国本次调查总共抽选取了八十个街居委员会;并且按照事先做用地图法抽取二十五个家庭;在所有被抽中的家庭里面,利取一位被访者进行调查。至此,在中国大陆地区一共调查了会,总的被访有效样本容量接近一万两千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从工人阶级制度性结构与收入关系来看:农业户籍工人的年收入,显著低于非农户籍工人年收入,,具体表现为农业户籍工人工资仅为非农户籍工人的82%;国有企业工人平均收入最高,集体企业平均工资最低;东部工人平均工资最高,西部工人平均工资最低。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4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若建;;工人群体的分化与重构——基于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05期
2 李路路;朱斌;;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郑庆华;;互联网教育与公共服务体系[J];中国远程教育;2015年04期
4 卢晖临;潘毅;;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J];社会;2014年04期
5 王超恩;符平;;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职业分层与代际差异视角的考察[J];人口与经济;2013年05期
6 李飞;;客观分层与主观建构:城镇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既往相关研究的梳理与验证[J];青年研究;2013年04期
7 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马继迁;;技术工人阶层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月刊;2012年11期
9 王甫勤;;上海城市居民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05期
10 李路路;陈建伟;秦广强;;当代社会学中的阶级分析:理论视角和分析范式[J];社会;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兴云;阶级理论与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尹海洁;城市贫困人口的经济支持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4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9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