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协同治理视角下京郊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00:51
【摘要】:乡村社会治理是整个治理体系的基础,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农村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社会利益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上述社会经济形势的转变,党和政府对农村社会的治理方式也不断地调整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协同治理理论凭借其满足治理需求、提高治理效率,优化治理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契合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需要,成为农村社会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协同治理进行研究,以北京市的农村地区为例,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现阶段北京市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寻找乡村治理的实践与协同治理理论的契合点,深入探索北京市乡村实现协同治理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在现有“乡政村治”模式下,实现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体系提出意见与建议。现阶段,北京农村社会治理正朝着制度化法治化的发向发展,在此基础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成绩可喜,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仍存在着乡村社会治理理念落后、治理主体分工不明确、治理能力低下等问题。而协同治理具有平等参与、权力分散、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天然优势,能够提高治理主体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治理效率,满足治理需求的多元化,权力的分散化,避免权力腐败,有效地解决京郊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京郊农村社会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需要从培育主体间信任和合作的价值观念、重塑乡村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互动机制入手,构建农村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实现对农村社会的善治;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乡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乡村治理资源配置失衡,社会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422.6;D630
【图文】:

政府,学者,进程,领域


图1-1协同治理模型逡逑理的应用领域来说,学者们对政府转型进程中、公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进行了研究。张康求中,合作治理是得到众多学者强力推崇的改革方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但是,参与主体都能够平等地在治理行动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公共事务,都能够平等地发表意见和积极地采取合社会治理应首先突破“国家、政府中心论”的固有中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使更多府危机管理向危机协同治理的转变?。郑恒峰详细府“全能”和“无限责任”所带来的社会治理弊病,过强化公众服务导向的协同治理理念、引入市场竞会自治力量的协同治理组织、建立政府与社会的面来实现?。逡逑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北京城区


逦■邋D研宄生及以上逡逑图2-1北京农村年龄分布逦图2-2北京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逡逑2.邋2.邋2物质条件逡逑乡村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类型等是开展乡村治逡逑理的物质基础,它们影响着乡村治理的结构以及乡村治理的模式。逡逑北京农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北京城区的及辐射带动作用较大,逡逑享受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相较于我国其他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好。但是逡逑由于与北京城区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矛盾突出。尤其是在北京的城乡结逡逑合部地区的“瓦片经济”,只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的经济发展,导致逡逑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转型困难。逡逑北京农村的经济模式主要以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自改革开放给以来,党逡逑和国家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年龄分布,物质条件,受教育程度,居民


■邋D邋66岁以上逦■邋D研宄生及以上逡逑图2-1北京农村年龄分布逦图2-2北京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逡逑2.邋2.邋2物质条件逡逑乡村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类型等是开展乡村治逡逑理的物质基础,它们影响着乡村治理的结构以及乡村治理的模式。逡逑北京农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北京城区的及辐射带动作用较大,逡逑享受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相较于我国其他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好。但是逡逑由于与北京城区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矛盾突出。尤其是在北京的城乡结逡逑合部地区的“瓦片经济”,只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的经济发展,导致逡逑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转型困难。逡逑北京农村的经济模式主要以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自改革开放给以来,党逡逑和国家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达;王奕;;彝族村社协同治理模式建构研究——以楚雄武定白路镇平地村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2 周生旺;张翠梅;李洪波;;全民健身协同治理困境及其破解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3 龚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协同治理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4 蔡真亮;;高校与县域合作办学的协同治理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02期

5 孙辉;;跨界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6 陈芳杜若;吴明珠;南丽军;;民族地区协同治理研究——以甘肃为例[J];经济师;2019年05期

7 龚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协同治理探讨——以广西贺州为例[J];攀登;2019年02期

8 高斌;;社会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J];党政论坛;2019年04期

9 傅元略;;跨企业协同治理研究[J];财务研究;2017年05期

10 吴限;何继新;;公共服务网络化协同治理模型的构想[J];长白学刊;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宇轩;;我国团体标准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为依托[A];团体标准研究与实践论文集(三)[C];2018年

2 徐贵宏;;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探索的经验与启示[A];和谐社区通讯2016年第4期(总第45期)[C];2016年

3 徐贵宏;;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探索的经验与启示[A];2016“社区协商民主:诚信与合作”郑州年会会议资料[C];2016年

4 刘爱平;;社区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机制[A];2016“社区协商民主:诚信与合作”郑州年会会议资料[C];2016年

5 史元兵;戴鹏辉;;试论市场监管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6 徐祖荣;;多元化协同治理与社会救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志军;;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基于三项内容的考察[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8 何水;;从政府危机管理走向危机协同治理[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魏靖雯;;协同治理视域下地方精准扶贫中“贫困户”面临的困境研究[A];劳动保障研究(2018年第1辑)[C];2018年

10 刘爱平;;社区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机制[A];和谐社区通讯2016年第3期(总第44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国麟 李良荣;政府应善于进行网络理政[N];人民日报;2016年

2 易承志 张国涛;以整体意识推进区域环境协同治理[N];学习时报;2019年

3 司林波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跨行政区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罗韦;共享经济跑得快 协同治理要跟上[N];人民政协报;2019年

5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张涛 温q;长江保护立法应着眼强化区域协同治理[N];中国环境报;2019年

6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俞祖成;日本社区的多主体协同治理[N];深圳特区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吴艺 通讯员 周梦琪;上海闵行:“平安指数”大数据分析推进协同治理[N];人民公安报;2019年

8 ;活动空区监控强充协同治理技术[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

9 冯涛 蒿文祥;我市开展夏季臭氧协同治理攻坚行动[N];邯郸日报;2019年

10 李钧;党建引领+协同治理 探索社区共治模式[N];中国建设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正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卫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3 谢祥;信息系统协同治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光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晓杰;社会协同治理生态中的共青团:回应、链接及自我革新[D];浙江大学;2016年

6 周定财;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7 张利萍;地方治理中的协同及其机制构建[D];浙江大学;2013年

8 张宝强;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姜子敬;转型期中国风险社会的政府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冯道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yN鹏;协同视阈下地方政府跨部门环境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谢茜;协同治理视角下智慧政府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孙乔乔;基于SFIC模型的网约车协同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 姚芸;城市社区协同治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5 杜丽娜;基于协同治理的管办评分离后的本科教育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6 关静雯;协同治理视角下京郊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7 童志阳;流域水污染府际协同治理中的监督约束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8 王达新;上海港排放控制区协同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9 刘璐;吉林省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9年

10 江宣谕;贫困儿童救助的协同治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7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57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