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农村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7:32
【摘要】: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农村问题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风文明的助推器,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湘西农村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关注较少。湘西农村地区民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宗教问题和封建迷信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从历史、民族、宗教、政治等多个角度对湘西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全面分析湘西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综合运用文献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立足于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着眼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途径,结合湘西农村地区的特色,逐步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湘西农村特色的意识形态的研究途径,并充分借鉴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丰富论文的研究视角,加深农村意识形态的理论深度。其次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数据统计,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并通过资料分析整理,深入分析当前湘西农村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供坚实的论据支撑。最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充分借鉴其他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思路、方法,提出具有湘西农村地区特色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湘西农村意识形态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封建习俗死灰复燃,宗教问题和封建迷信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农民群众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扭曲了价值观,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深侵蚀,此外,湘西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也是意识形态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湘西农村特点,从加强意识形态的引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湘西农村意识形态建设。农村意识形态建设无疑是整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湘西为边界研究农村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客观要求,可以更好地为新时代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探讨新时代农村意识形态建设新方法、途径、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供基层宣传、文化等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借鉴、参考,对于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422.62
本文编号:2777776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42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丽萍;;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2 杨云;刘颖;;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现状及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王洋洋;;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年06期
4 ;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J];党史纵横;2013年10期
5 程伟;;我国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6 龙海平;;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实现之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2年03期
7 陈坚良;张喜萍;;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实践与思考——以湘西民族地区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8 郭学旺;贾绘泽;;论我国农村意识形态宣传中的公共沟通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唐奇林;刘镇江;;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龙海平;;从“灌输”到“服务”——“农事村办”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2777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7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