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08:27
  新常态下,我国正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爆发期,农村社会也不例外。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此外,加强农村社会治理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需要。当前,党和政府也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关注“三农”问题,历次国家和党的重大会议也把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基于此背景,笔者选取贵阳市的农村社会治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贵阳市近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成的典型工作案例,充分学习和借鉴我国其他地方农村社会治理经验,加快形成有贵阳特色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比较,然后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法总结、分析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的案例和存在的问题,总结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典型经验。结合当前的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和其他地方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启示,从建立农村社会治理的“多中心”架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障民生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重建乡土文明、建成美丽乡村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
    1.6 相关理论
        1.6.1 新公共管理理论
        1.6.2 治理理论
        1.6.3 善治理论
    1.7 文献综述
        1.7.1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1.7.2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第2章 近代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
    2.1 清末至建国前的农村社会治理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农村社会治理
        2.2.1 农会当权
        2.2.2 重建乡权
    2.3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社会治理
        2.3.1“一大二公”
        2.3.2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2.4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治理
        2.4.1 恢复乡镇
        2.4.2 村民自治
第3章 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探索
    3.1 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取得成绩
        3.1.1 基层组织得到健全
        3.1.2 工作网络逐步完善
        3.1.3 村民自治得到强化
        3.1.4 基本民生得到保障
        3.1.5 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3.2 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3.2.1 贵阳市“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3.2.2 开阳县“三合工作法”
        3.2.3 修文县石林社区多元治理
        3.2.4 息烽县尾鲊村民组“末梢治理”
        3.2.5 清镇市“诚信农民”建设
    3.3 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存在问题
        3.3.1 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相对薄弱
        3.3.2 农村经济发展依然落后
        3.3.3 农村公共服务有待提高
        3.3.4 农村乡土文化消失殆尽
        3.3.5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第4章 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完善路径
    4.1 国内农村社会治理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
        4.1.1 枫桥经验
        4.1.2 温岭民主恳谈会
        4.1.3 瑞安“三位一体”探索
        4.1.4 巫溪“参与式治理”
    4.2 完善贵阳市农村社会治理路径
        4.2.1 建立“多中心”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为架构
        4.2.2 发展农村经济为突破口
        4.2.3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民生为抓手
        4.2.4 重建农村乡土文明为载体
        4.2.5 建成美丽乡村为共同目标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我国乡村治理的观察与反思[J]. 肖唐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2]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兼论农业经营方式创新[J]. 阴琼琼,刘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3]村落共同体的变迁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J]. 方冠群,张红霞,张学东.  农业经济. 2014(08)
[4]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与实践[J]. 徐晓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04)
[5]非营利组织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探析[J]. 李包庚,詹国彬.  现代商业. 2014(18)
[6]论社会治理创新[J]. 江必新,李沫.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7]农村建设要有底线思维[J]. 贺雪峰.  中国合作经济. 2014(04)
[8]从身份到契约:城镇化建设中农民身份的转变[J]. 周海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9]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路径探究[J]. 张柯,黎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10]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扩散[J]. 卢福营.  学习与探索. 2014(01)

博士论文
[1]基于财政社会学视角的新农村治理转型研究[D]. 胡建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
[2]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叶宏.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研究[D]. 王长安.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D]. 田纪华.西南大学 2014
[2]乡村治理转型视角下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 徐敏.山东大学 2013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探究[D]. 张书丽.信阳师范学院 2012
[4]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D]. 吴丽峰.新疆师范大学 2008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耿娜.河南大学 2007
[6]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浙江温岭“官治—自治”双轨制的经验研究[D]. 许婷.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9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929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