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31 00:32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它通过把握少先队组织属性,以特有的组织形式、行为文化和活动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和行为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母体决定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文化属性和功能,为少先队活动课程提供了范畴来源,丰富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内容架构和形式载体。鉴于此,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了解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先队活动课程中的实施现状,从而为少先队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阐述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外延,把握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第二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从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视角分析二者在精神层面、内容层面以及实践层面的关联,进一步得出本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第三章以浙江省金华市10所不同性质的小学开展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状。第四章对调查数据分析总结出:少先队辅导员文化理论及文化自觉...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设计
    (六)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精神层面的融合
    (二)内容层面的交叉
    (三)实践层面的相遇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现状的宏观性分析
        1.价值定位与认知情况
        2.主题及内容安排情况
        3.组织形式及方法情况
        4.实施评价机制情况
        5.课程实施保障情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现状的差异分析
        1.不同年级的少先队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2.不同学校所在地少先队辅导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3.不同学校所在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运用
    (三)调查总结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实问题
    (一)少先队辅导员文化理论及文化自觉性欠缺
    (二)少先队员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内容窄化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形式单一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评价机制不够合理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独立性弱化
    (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不稳定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参与主体错位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缺乏有效支持环境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对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师资要求
        1.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理论素养
        2.强化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和综合教学技能
        3.完善少先队辅导员的培养体系和教学研共同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队员要求
        1.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身份认同
        2.提高参与意识,捍卫主体精神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体系要求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目标要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内容要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形式要求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评价要求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保障要求
        1.由关注“本体规律”转为“导体变革”
        2.由重视“硬件配备”转为“软硬兼施”
        3.由强调“实践经验总结”转为“专业教材解读”
        4.由倾向“局部单向开发”转为“共享联盟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A 少先队员调查问卷
附录 B 少先队辅导员调查问卷
附件 C 少先队辅导员及工作者访谈提纲及对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文化自觉:意义、本质及特点[J]. 王德如.  教育研究. 2007(09)
[2]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发展的实现机制之研究[J]. 卜玉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13)
[3]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 王德如.  教育研究. 2006(12)
[4]论学校科研文化的反思与重建[J]. 马连奇.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5]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J]. 张晓东.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8)
[6]新型活动课程的特点[J]. 吴惠青.  课程.教材.教法. 1998(04)
[7]活动课程评价初探[J]. 李臣之.  课程.教材.教法. 1997(07)

博士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D]. 吴广庆.中共中央党校 2013

硕士论文
[1]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 李梦晨.聊城大学 2018
[2]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式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张卉.合肥师范学院 2018
[3]少先队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 吴小叶.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柴鹏.重庆理工大学 2017
[5]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 孙美艳.辽宁师范大学 2017
[6]通过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的若干建议[D]. 楼源源.华东师范大学 2017
[7]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策略研究[D]. 任丽丽.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8]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当代价值[D]. 李晶晶.浙江大学 2014
[9]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 黄友斌.延边大学 2013
[10]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 朱雪.西华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48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948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