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等化目标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4 17:4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制度基础。在中国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无论是从城乡两极看还是从东部与中西部两极看,薄弱落后的一极都在农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已经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三大全局问题的矛盾汇集点。”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万能钥匙”,也是理性政府的必然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释放的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本项研究以均等化为视角全面审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及其非均等化现象,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工具深入分析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落后的根源及影响因素,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为依托努力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解。为此,本文按照以下篇章和逻辑线索展开:第一章简要介绍均等化目标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界定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及相关概念,说明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阐述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包括福利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公...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界定
1.3.1 基本概念
1.3.2 相近问题的关系
1.3.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和不足
2 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研究理论基础
2.1 福利经济学的均等化思想及其基本理论
2.2 农业经济学的“三农”观
2.2.1 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
2.2.2 农村的广阔性与落后性
2.2.3 农民的众多性与整体素质的低下性
2.3 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公共财政理论
2.4 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
2.4.1 制度与制度安排
2.4.2 制度结构和制度环境
2.4.3 制度的供求均衡
2.4.4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3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
3.2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3.2.1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3.2.2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问题
3.3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3.3.1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3.3.2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问题
4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实证分析
4.1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与调查样本选择
4.1.1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涵义与分类
4.1.2 调查样本选择及情况说明
4.2 基本公共服务的横向供给差距
4.2.1 城乡生活类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
4.2.2 农村地域之间生产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
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纵向供求差距
4.3.1 供求数量的不均衡
4.3.2 供求结构的不均衡
4.4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实质
5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落后根源及影响因素
5.1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落后的根源
5.1.1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
5.1.2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低效性
5.2 影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制度环境因素
5.2.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环境因素及内涵变化
5.2.2 制度环境因素及其变化对制度创新的影响
5.3 影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制度供求因素
5.3.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诱制性制度创新影响因素及分析
5.3.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强制性制度创新影响因素及分析
6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国际经验
6.1 国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6.1.1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6.1.2 发展中国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6.1.3 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6.2 国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经验与规律
7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
7.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思路
7.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条件
7.2.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已知条件
7.2.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约束条件
7.2.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工具条件
7.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总体设想
7.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具体安排
7.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约束条件创新
7.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结构创新
7.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体行为规则创新
7.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供给制度创新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形成[J]. 曲延春.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03)
[2]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 王玲,兰庆高,于丽红. 世界农业. 2008(06)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4]公共产品供给的经济法视野——以市场与国家关系为视角[J]. 胡元聪. 经济体制改革. 2007(06)
[5]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述评[J]. 曲延春,宋敏. 山东经济. 2007(05)
[6]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 安体富,任强. 财贸经济. 2007(08)
[7]科学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 丁元竹. 中国经贸导刊. 2007(13)
[8]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 陈海威.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3)
[9]利益集团理论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均衡[J]. 柯琼.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10]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 常修泽.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02)
博士论文
[1]美国公共产品供给演进轨迹研究[D]. 张颖.辽宁大学 2008
[2]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 郭瑞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农村第三部门的发展研究[D]. 田霖.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33592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界定
1.3.1 基本概念
1.3.2 相近问题的关系
1.3.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和不足
2 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研究理论基础
2.1 福利经济学的均等化思想及其基本理论
2.2 农业经济学的“三农”观
2.2.1 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
2.2.2 农村的广阔性与落后性
2.2.3 农民的众多性与整体素质的低下性
2.3 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公共财政理论
2.4 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
2.4.1 制度与制度安排
2.4.2 制度结构和制度环境
2.4.3 制度的供求均衡
2.4.4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3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
3.2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3.2.1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3.2.2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问题
3.3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3.3.1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3.3.2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问题
4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实证分析
4.1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与调查样本选择
4.1.1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涵义与分类
4.1.2 调查样本选择及情况说明
4.2 基本公共服务的横向供给差距
4.2.1 城乡生活类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
4.2.2 农村地域之间生产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
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纵向供求差距
4.3.1 供求数量的不均衡
4.3.2 供求结构的不均衡
4.4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实质
5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落后根源及影响因素
5.1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落后的根源
5.1.1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
5.1.2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低效性
5.2 影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制度环境因素
5.2.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环境因素及内涵变化
5.2.2 制度环境因素及其变化对制度创新的影响
5.3 影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制度供求因素
5.3.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诱制性制度创新影响因素及分析
5.3.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强制性制度创新影响因素及分析
6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国际经验
6.1 国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6.1.1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6.1.2 发展中国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6.1.3 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6.2 国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经验与规律
7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
7.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思路
7.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条件
7.2.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已知条件
7.2.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约束条件
7.2.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工具条件
7.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总体设想
7.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具体安排
7.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约束条件创新
7.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结构创新
7.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体行为规则创新
7.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供给制度创新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形成[J]. 曲延春.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03)
[2]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 王玲,兰庆高,于丽红. 世界农业. 2008(06)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4]公共产品供给的经济法视野——以市场与国家关系为视角[J]. 胡元聪. 经济体制改革. 2007(06)
[5]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述评[J]. 曲延春,宋敏. 山东经济. 2007(05)
[6]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 安体富,任强. 财贸经济. 2007(08)
[7]科学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 丁元竹. 中国经贸导刊. 2007(13)
[8]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 陈海威.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3)
[9]利益集团理论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均衡[J]. 柯琼.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10]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 常修泽.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02)
博士论文
[1]美国公共产品供给演进轨迹研究[D]. 张颖.辽宁大学 2008
[2]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 郭瑞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农村第三部门的发展研究[D]. 田霖.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33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335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