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乡村治理中的政策介入与社会拒斥博弈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20:04
  进入新世纪,正当“三农”问题日益严重的时候,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这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也为改善乡村治理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党中央连续5年下发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国家通过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有效地介入到乡村治理中来。客观上讲,国家这些政策绝大多数都有利于加速和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的进程,有利于实现中国乡村治理“创新与发展、民主与法治、公正与共享”的价值取向。然而,国家政策介入到乡村治理当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乡村治理的深入,国家政策的介入遇到来自乡村各种力量的阻碍,本文把它称之为——社会拒斥。这种阻力有意无意地拒斥着国家力量的介入,维护其传统要素的生存与现有模型的存续。乡村社会拒斥国家政策介入,形成了一种乡村治理的特殊张力,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但会阻碍乡村治理中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还可能会引起或激化某些新的社会矛盾,从而影响乡村治理的顺利推进,影响整个乡村治理的大局。在国家政策介入和农村社会拒斥的互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乡村治理的几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在起作用,形成多方主体的利益博弈现象.本文的主要内...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
        1.3.1 治理理论
        1.3.2 “第三条道路”理论
        1.3.3 博弈论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与社会拒斥概述
    2.1 政策介入概述
        2.1.1 政策介入的内涵
        2.1.2 政策介入的必要性
    2.2 社会拒斥概述
        2.2.1 社会拒斥的内涵
        2.2.2 文化拒斥
        2.2.3 条件拒斥
第3章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与社会拒斥博弈现象
    3.1 博弈场域“局中人”
        3.1.1 乡镇政府
        3.1.2 村委会
        3.1.3 村党支部
        3.1.4 乡村精英
        3.1.5 普通村民
    3.2 政策介入与社会拒斥博弈现象分析
        3.2.1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博弈现象分析
        3.2.2 村“两委”之争
        3.2.3 乡镇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博弈现象分析
        3.2.4 “两委”与普通村民的博弈现象分析
        3.2.5 农村精英与“两委”的博弈现象分析
第4章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与社会拒斥博弈现象成因探究
    4.1 管理体制失范
        4.1.1 压力型体制张扬
        4.1.2 乡村结构体制存在缺陷
        4.1.3 村“两委”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4.2 资源不均衡
        4.2.1 财政资源不均衡
        4.2.2 信息资源不对等
    4.3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滞后
        4.3.1 村民自治制度尚待完善
        4.3.2 农民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第5章 消除乡村治理中社会拒斥政策介入的对策研究
    5.1 转变压力型体制,理顺乡村关系
        5.1.1 解构县乡压力型体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5.1.2 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5.2 建立村“两委”协调机制,走向“合作共治”
        5.2.1 明确村“两委”的职责权限
        5.2.2 推行村“两委”交叉任职
        5.2.3 加强和改善村党支部的领导
    5.3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升乡村自身能力
        5.3.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5.3.2 强化乡村社会组织
        5.3.3 培育新型农民
    5.4 推进资源均衡,促进合作博弈
        5.4.1 完善乡村财政体制,走出资金困境
        5.4.2 实施政务和村务公开,实现信息共享
    5.5 建构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5.5.1 寻求多元化的利益表达途径
        5.5.2 充分发挥农村精英的作用
第6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小农经济的传统与现实[J]. 程念祺.  社会科学. 2006(02)
[2]转型时期的农村治理及宗族:一个合作博弈的框架[J]. 贺振华.  中国农村观察. 2006(01)
[3]全球乡村治理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的个案分析[J]. 周运清,王培刚.  社会. 2005(06)
[4]“两委矛盾”:经验分析与理论批评[J]. 王金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5]乡村政治文化:历史变迁与时代选择[J]. 徐理响.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05)
[6]政策终结的可行性探究──求解公共政策“有始无终”难题[J]. 陶学荣,王锋.  晋阳学刊. 2005(05)
[7]公共政策终结的可行性因素分析[J]. 陶学荣,王锋.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5(05)
[8]浅析当前乡村治理困境与破解思路[J]. 欧阳爱权.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04)
[9]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问题及求解[J]. 郭亚杰,吴冠男.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04)
[10]国际乡村治理模式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J]. 王培刚,庞荣.  中国软科学. 2005(06)

博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语境下我国乡村治理研究[D]. 杨金龙.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乡村治理中的文化拒斥研究[D]. 常青.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08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08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5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