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桦川县苏家店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19:3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近几年来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国家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能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推进该地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桦川县苏家店镇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入手,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研究思路,定性、定量相结合,以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所取得的材料为支撑,深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根本的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寻求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本文首先以社会学和儿童教育学为基础理论,以调研数据为出发点,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及主要类型,得出苏家店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及该问题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接着,介绍了当前苏家店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里、品行和安全等方面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家庭结构逐渐失去平衡,留守儿童学习不够理想,成绩下降、...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分析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及类型
        2.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2.1.2 农村留守儿童的类型
        2.1.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内涵
    2.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及社会影响
        2.2.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
        2.2.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影响
    2.3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社会学理论
        2.3.2 儿童教育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苏家店镇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3.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
        3.1.1 家庭功能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3.1.2 监护留守儿童主体的变化
    3.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
        3.2.1 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
        3.2.2 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教育影响
    3.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
        3.3.1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
        3.3.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3.4 农村留守儿童的品行和安全状况
        3.4.1 留守儿童的品行状况
        3.4.2 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
    3.5 本章小结
4 苏家店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分析
    4.1 二元体制的弊端
        4.1.1 转型期社会结构失衡导致城乡二元化结构出现
        4.1.2 城市中心制度导向的城乡二元体制弊端深化
    4.2 家庭教育的缺失
        4.2.1 农民工家庭阶层地位和生活状态限制
        4.2.2 家庭经济收入与教育取舍失衡造成负面影响
        4.2.3 家庭教育社会化功能弱化
        4.2.4 家庭结构断层导致代理监护失效
    4.3 学校教育的误区
        4.3.1 学校教育和管理过于简单化
        4.3.2 学校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4.3.3 学校课程设置忽视城乡差异性
        4.3.4 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无法满足基础教育
        4.3.5 学校心理疏导体系不健全
    4.4 政府缺乏有效的对策
        4.4.1 现状隐蔽政策法规难以有针对性出台
        4.4.2 政府对农村教育平台建立的支付能力欠缺
        4.4.3 政府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进入误区
    4.5 社会对于留守儿童关爱程度不够
        4.5.1 课外社区建设投入形式化
        4.5.2 恶性循环的同龄相互影响
    4.6 留守儿童问题的特殊性
        4.6.1 婴幼儿时期社会早期经验不同程度的缺失
        4.6.2 童年中后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中出现问题
        4.6.3 青春期是问题高发期和情绪激烈波动期
    4.7 结论
5 苏家店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对策
    5.1 深化体制改革
        5.1.1 打破二元体制结构
        5.1.2 加快改革其他社会制度
    5.2 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
        5.2.1 加强家庭教育意识
        5.2.2 提高监护人综合素质
        5.2.3 定期与学校沟通,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5.2.4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5.3 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
        5.3.1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加强沟通与交流
        5.3.2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
        5.3.3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
        5.3.4 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5.4 强化政府责任,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力
        5.4.1 重视留守儿童问题
        5.4.2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
        5.4.3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
    5.5 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提高关注度
        5.5.1 发挥媒体的作用
        5.5.2 社会各部门加强关注,提高留守儿童保护意识
        5.5.3 充分发挥自治组织和志愿者作用
    5.6 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5.7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化视角下流动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 包福存.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主观评价研究[J]. 吴霓,廉恒鼎.  中国特殊教育. 2011(02)
[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与建议[J]. 林忠伟.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11)
[4]教育公平——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探析[J]. 黄志成.  比较教育研究. 2010(09)
[5]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与对策的分析[J]. 郭玲霞.  继续教育研究. 2010(05)
[6]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 孙晓军,周宗奎,汪颖,范翠英.  心理科学. 2010(02)
[7]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 杨会芹,张波,郭雪萍,李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12)
[8]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 潘璐,叶敬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9]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与政府主导的治理[J]. 涂晓明,叶忠,涂建明.  现代教育管理. 2009(02)
[10]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 段成荣,吴丽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本文编号:3113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13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