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参与乡村矛盾纠纷调解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11 11:50
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国家的经济重心集中在城市而非乡村,城乡差距逐渐增大,中国经济由极速发展转为稳健发展后,乡村的全面振兴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越来越多资本与资源进驻乡村,为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乡土社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遭遇到重重困难与挑战。消费主义、金钱至上主义随着乡村大门的开启而顺势进入,改变了农民群体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境遇,同时也冲击了乡村社会普遍遵循的踏实肯干观念。价值观念的极速转换,导致农民思想观念的认知模糊与价值观不同程度的扭曲。多重价值观的涌现使得农民群体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尤其与周遭人群接触中无法形成准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易产生矛盾纠纷。本文聚焦于乡村矛盾纠纷现状,观察到在国家积极普及法律知识与推行义务教育外,乡土社会在解决自身症结方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新乡贤群体的出现便是其中一个有利的乡村矛盾纠纷调解尝试。本文以“新乡贤”为研究视角,结合乡村实情,界定新乡贤的概念与乡村矛盾纠纷的内涵与类型,通过分析当前乡村矛盾纠纷调解的困境以及传统方式的失效,构建新乡贤与乡村矛盾纠纷调解的内在逻辑。乡村矛盾纠纷的复杂性以及乡村特有的“人情社会”,让德行并重的新乡贤成为...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九贤治村模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再生与制度探索[J]. 孙邦金,边春慧.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2]“能人回乡”困境怎么解——基于湖北省71个村庄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J]. 陈军亚. 人民论坛. 2019(33)
[3]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与路径分析:基于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视角[J]. 龚毓烨. 农村金融研究. 2019(11)
[4]乡村振兴进程中新乡贤的类型界定、功能实践与阻力机制[J]. 高万芹.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5]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J]. 邓珊. 管理观察. 2019(24)
[6]纠纷解决的新乡贤范式[J]. 尹训洋,吴大华.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04)
[7]回归与重塑:乡村振兴中的乡贤参与[J]. 吴晓燕,赵普兵. 理论探讨. 2019(04)
[8]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乡贤治村: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 张新文,高啸.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9]“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机制探讨[J]. 李卓燃,曲政. 农业经济. 2019(06)
[10]乡村振兴战略下“新乡贤”治村的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J]. 吴蓉,施国庆,江天河. 宁夏社会科学. 2019(03)
博士论文
[1]乡村纠纷解决中的权力研究[D]. 易军.云南大学 2017
[2]桂乡司法所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与构建[D]. 牛文欢.云南大学 2016
[3]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研究[D]. 胡永保.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走向善治的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 丁宇.武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D]. 陈顺洪.湘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31201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九贤治村模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再生与制度探索[J]. 孙邦金,边春慧.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2]“能人回乡”困境怎么解——基于湖北省71个村庄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J]. 陈军亚. 人民论坛. 2019(33)
[3]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与路径分析:基于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视角[J]. 龚毓烨. 农村金融研究. 2019(11)
[4]乡村振兴进程中新乡贤的类型界定、功能实践与阻力机制[J]. 高万芹.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5]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J]. 邓珊. 管理观察. 2019(24)
[6]纠纷解决的新乡贤范式[J]. 尹训洋,吴大华.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04)
[7]回归与重塑:乡村振兴中的乡贤参与[J]. 吴晓燕,赵普兵. 理论探讨. 2019(04)
[8]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乡贤治村: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 张新文,高啸.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9]“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机制探讨[J]. 李卓燃,曲政. 农业经济. 2019(06)
[10]乡村振兴战略下“新乡贤”治村的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J]. 吴蓉,施国庆,江天河. 宁夏社会科学. 2019(03)
博士论文
[1]乡村纠纷解决中的权力研究[D]. 易军.云南大学 2017
[2]桂乡司法所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与构建[D]. 牛文欢.云南大学 2016
[3]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研究[D]. 胡永保.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走向善治的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 丁宇.武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D]. 陈顺洪.湘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31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3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