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1 12:07
随着青年志愿组织与青年志愿者的数量不断增长,各地政府部门对青年志愿组织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推动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各领域广泛地开展,有力促进了志愿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然而,青年志愿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地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本文从地方政府部门中专门负责志愿组织工作的管理者的视角出发,选取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作为本课题观察研究的范围,对该地区青年志愿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文献研究,本文总结综述了已有研究中对当前青年志愿组织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以及同国外志愿组织管理工作的比较等。本文具体研究讨论了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青年志愿组织管理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青年志愿组织框架、青年志愿服务团队、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政策保障措施、志愿服务发挥的作用等六大方面。根据对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分析归纳出当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青年志愿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行政色彩过于明显、有效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资源不足、社会对志愿服务价值认同度偏低、志愿者培训工作不到位、志愿...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综述
1.2.1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的基本情况
1.2.2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3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改进的方法
1.2.4 同国外志愿组织管理的比较研究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现实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理论依据
2.1.1 社会系统理论
2.1.2 政府失灵理论
2.2 研究内容
2.3 核心概念
2.3.1 志愿行为
2.3.2 志愿者
2.3.3 志愿者组织
2.3.4 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4.1 研究思路
2.4.2 研究方法
2.5 研究创新性
3 瓯海区青年志愿组织管理的现状研究
3.1 瓯海区青年志愿组织框架
3.1.1 青年志愿组织成立的条件
3.1.2 正式的青年志愿组织的基本情况
3.1.3 非正式的青年志愿组织的基本情况
3.2 瓯海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建立与管理
3.2.1 瓯海区现有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数量及结构
3.2.2 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运行管理
3.3 瓯海区青年志愿者的管理
3.3.1 青年志愿者的数量、分布及结构
3.3.2 青年志愿者的招募
3.3.3 青年志愿者的培训
3.3.4 青年志愿者表彰与激励
3.4 瓯海区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情况
3.5 青年志愿服务保障措施
3.6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工作发挥的作用
4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 行政色彩明显
4.1.2 志愿团队和志愿者的有效资源不足
4.1.3 社会认同低,影响青年志愿者参与积极性
4.1.4 青年志愿者培训工作不到位
4.1.5 活动经费短缺,运行保障困难
4.2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4.2.1 管理层面
4.2.2 志愿者层面
4.2.3 社会层面
5 完善青年志愿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科学发展志愿事业
5.1.1 弱化行政主导力
5.1.2 精简志愿组织数量
5.1.3 志愿者人数控制
5.2 创新志愿组织管理
5.2.1 组织结构扁平化
5.2.2 人员岗位轮动化
5.2.3 服务项目菜单化
5.2.4 决策机制民主化
5.3 志愿者社工化转型
5.3.1 制订社工化发展计划
5.3.2 社工人才引进与培养
5.3.3 增设社工服务项目
5.4 加强社会公众认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研究综述[J]. 黎付林.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2]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创新——模式选择与机制优化[J]. 毛立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功能视角下的高校红十字志愿者组织研究[J]. 刘俊. 黑河学刊. 2011(12)
[4]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陈玉.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5]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心态的调查与分析[J]. 张万英.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
[6]我国现代志愿服务研究述评[J]. 王建新,董雪. 南方论刊. 2011(12)
[7]中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李军海,宋占帅.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6)
[8]大学生从事艾滋病志愿服务情况的调查[J]. 侯欣,周晓春,吕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06)
[9]公民社会理念下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J]. 荣文婷,刘振平.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10]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J]. 潘修华. 社团管理研究. 2011(11)
硕士论文
[1]我国志愿者队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D]. 张海鸥.电子科技大学 2010
[2]我国志愿者组织运行和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D]. 关黎明.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9680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综述
1.2.1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的基本情况
1.2.2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3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改进的方法
1.2.4 同国外志愿组织管理的比较研究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现实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理论依据
2.1.1 社会系统理论
2.1.2 政府失灵理论
2.2 研究内容
2.3 核心概念
2.3.1 志愿行为
2.3.2 志愿者
2.3.3 志愿者组织
2.3.4 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4.1 研究思路
2.4.2 研究方法
2.5 研究创新性
3 瓯海区青年志愿组织管理的现状研究
3.1 瓯海区青年志愿组织框架
3.1.1 青年志愿组织成立的条件
3.1.2 正式的青年志愿组织的基本情况
3.1.3 非正式的青年志愿组织的基本情况
3.2 瓯海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建立与管理
3.2.1 瓯海区现有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数量及结构
3.2.2 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运行管理
3.3 瓯海区青年志愿者的管理
3.3.1 青年志愿者的数量、分布及结构
3.3.2 青年志愿者的招募
3.3.3 青年志愿者的培训
3.3.4 青年志愿者表彰与激励
3.4 瓯海区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情况
3.5 青年志愿服务保障措施
3.6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工作发挥的作用
4 青年志愿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 行政色彩明显
4.1.2 志愿团队和志愿者的有效资源不足
4.1.3 社会认同低,影响青年志愿者参与积极性
4.1.4 青年志愿者培训工作不到位
4.1.5 活动经费短缺,运行保障困难
4.2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4.2.1 管理层面
4.2.2 志愿者层面
4.2.3 社会层面
5 完善青年志愿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科学发展志愿事业
5.1.1 弱化行政主导力
5.1.2 精简志愿组织数量
5.1.3 志愿者人数控制
5.2 创新志愿组织管理
5.2.1 组织结构扁平化
5.2.2 人员岗位轮动化
5.2.3 服务项目菜单化
5.2.4 决策机制民主化
5.3 志愿者社工化转型
5.3.1 制订社工化发展计划
5.3.2 社工人才引进与培养
5.3.3 增设社工服务项目
5.4 加强社会公众认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研究综述[J]. 黎付林.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2]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创新——模式选择与机制优化[J]. 毛立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功能视角下的高校红十字志愿者组织研究[J]. 刘俊. 黑河学刊. 2011(12)
[4]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陈玉.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5]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心态的调查与分析[J]. 张万英.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
[6]我国现代志愿服务研究述评[J]. 王建新,董雪. 南方论刊. 2011(12)
[7]中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李军海,宋占帅.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6)
[8]大学生从事艾滋病志愿服务情况的调查[J]. 侯欣,周晓春,吕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06)
[9]公民社会理念下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J]. 荣文婷,刘振平.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10]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J]. 潘修华. 社团管理研究. 2011(11)
硕士论文
[1]我国志愿者队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D]. 张海鸥.电子科技大学 2010
[2]我国志愿者组织运行和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D]. 关黎明.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9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9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