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5:13
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是我国政府和学者长期关注的一个焦点。当前农民工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危及到农民工自身,而且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也产生极了其不利的影响,而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既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到了重创,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失业率迅速上升,成为我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选择农民工就业培训这一课题作为研究主题。本文首先界定了农民工及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含义,讨论了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和对于我国的现实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培训总量过大与培训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需求与培训内容不匹配、农民工培训意识薄弱、政府和企业不够重视农民工培训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体系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培训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合理选择培训模式、充分发挥三大主体各自的作用。最后,以安徽...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框架
1.3.3 数据来源
1.4 论文的创新
2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2.1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概述
2.1.1 农民工的含义
2.1.2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含义
2.2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
2.2.1 公平正义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生存—关系—发展理论
2.3 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实意义
3 农民工就业培训发展概况和问题分析
3.1 农民工就业培训发展概况
3.1.1 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的初步建立
3.1.2 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趋向多元化
3.1.3 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增强,更具有针对性
3.2 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分析
3.2.1 农民工就业培训总量过大与培训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3.2.2 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不健全
3.2.3 农民工培训模式不合理
3.2.4 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与培训内容不匹配
3.2.5 农民工培训意识薄弱
3.2.6 政府与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的重视不够
4 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制度建设
4.1.1 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
4.1.2 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理论研究机制
4.1.3 强化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宣传工作
4.1.4 强化政府就业培训的责任
4.1.5 建立适合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
4.1.6 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激励机制
4.1.7 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
4.2 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运行机制
4.2.1 做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前期保障
4.2.2 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过程控制
4.2.3 做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评估及反馈工作
4.3 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4.3.1 培训内容
4.3.2 培训方法
4.4 农民工培训模式的合理选择
4.5 充分发挥三大主体各自应该承担的作用
5 一个成功的案例:安徽省的农民工就业培训
5.1 存在的问题
5.2 解决措施分析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J]. 彭烨,陆素菊. 职教通讯. 2010(07)
[2]新时期农民工培训内容改革探析[J]. 郭静. 职业技术教育. 2009(10)
[3]农民工培训中三大主体的参与意愿与承担能力探讨[J]. 张翠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07)
[4]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民工培训模式选择[J]. 廖金萍,黄仲,曹富生. 南方农村. 2008(03)
[5]农民工培训模式比较分析[J]. 陈娟,胡艳玲.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6]抓好农民工培训的内容和方法[J]. 庞惠芳,王守伦. 中国培训. 2007(05)
[7]农民工培训机制浅探[J]. 柳娥. 农村经济. 2007(03)
[8]进一步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J]. 张谊. 四川劳动保障. 2007(Z1)
[9]农民工培训问题调查[J]. 韩秋黎,石伟平,王家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3)
[10]当前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 韩永江. 中国培训. 2006(12)
硕士论文
[1]农民工就业培训研究[D]. 王常宇.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3680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框架
1.3.3 数据来源
1.4 论文的创新
2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2.1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概述
2.1.1 农民工的含义
2.1.2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含义
2.2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
2.2.1 公平正义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生存—关系—发展理论
2.3 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实意义
3 农民工就业培训发展概况和问题分析
3.1 农民工就业培训发展概况
3.1.1 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的初步建立
3.1.2 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趋向多元化
3.1.3 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增强,更具有针对性
3.2 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分析
3.2.1 农民工就业培训总量过大与培训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3.2.2 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不健全
3.2.3 农民工培训模式不合理
3.2.4 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与培训内容不匹配
3.2.5 农民工培训意识薄弱
3.2.6 政府与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的重视不够
4 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制度建设
4.1.1 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
4.1.2 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理论研究机制
4.1.3 强化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宣传工作
4.1.4 强化政府就业培训的责任
4.1.5 建立适合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
4.1.6 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激励机制
4.1.7 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
4.2 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运行机制
4.2.1 做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前期保障
4.2.2 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过程控制
4.2.3 做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评估及反馈工作
4.3 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4.3.1 培训内容
4.3.2 培训方法
4.4 农民工培训模式的合理选择
4.5 充分发挥三大主体各自应该承担的作用
5 一个成功的案例:安徽省的农民工就业培训
5.1 存在的问题
5.2 解决措施分析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J]. 彭烨,陆素菊. 职教通讯. 2010(07)
[2]新时期农民工培训内容改革探析[J]. 郭静. 职业技术教育. 2009(10)
[3]农民工培训中三大主体的参与意愿与承担能力探讨[J]. 张翠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07)
[4]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民工培训模式选择[J]. 廖金萍,黄仲,曹富生. 南方农村. 2008(03)
[5]农民工培训模式比较分析[J]. 陈娟,胡艳玲.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6]抓好农民工培训的内容和方法[J]. 庞惠芳,王守伦. 中国培训. 2007(05)
[7]农民工培训机制浅探[J]. 柳娥. 农村经济. 2007(03)
[8]进一步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J]. 张谊. 四川劳动保障. 2007(Z1)
[9]农民工培训问题调查[J]. 韩秋黎,石伟平,王家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3)
[10]当前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 韩永江. 中国培训. 2006(12)
硕士论文
[1]农民工就业培训研究[D]. 王常宇.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3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1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