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庄模式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6-06 12:14
周家庄乡作为全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实行乡一级核算的集体组织,有许多独特之处。它的发展历程、各领域的管理机制、运行的效果、为什么能够保留下来等等问题都是知道该乡的人想了解的。上下各界对周家庄乡的看法,核心的意见无非两种:一种意见认为周家庄乡的模式值得推广,代表着中国“三农”未来的方向,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很有借鉴意义;另一种意见认为周家庄乡模式是在特殊情况、特殊因素下保存下来的,现在和将来都不具备推广的条件,不能解决“三农”存在的问题,没有参考的价值。但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它的许多做法,比如“两级所有,一级核算”的管理体制、“集体经营,统一核算,专业承包,分工分业”的管理模式、“三包一奖”、“劳动定额责任制”的经营机制、“定额十奖惩体现效率优先,普遍福利体现公平兜底”的思路和做法,等等,对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有参考借鉴意义。在研究和思考中,笔者得出了一些观点,罗列如下,供大家批评。(1)中国地广人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政治上应该高度统一,经济上有的领域应高度统一,有的则不然。如在经济上不顾差别采取“刮大风”的形式,“一刀切”地强求统一,后果一定不佳。(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周家庄乡的基本情况
(一) 概况和现状
(二) 发展历程
二、重要领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
(一) 农业方面
1. 模式和机制
2. 加大农业投入,建设现代农业
3. 建立科技队伍,实行科学种田
(二) 工业方面
1. 历程和概况
2. 管理模式和机制
3. 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工农业统筹力度
(三) 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方面
(四) 村镇建设方面
(五)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六)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七) 特色旅游方面
三、周家庄乡的基本经验和困惑
(一) 基本经验
(二) 面对的困惑和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面临的困难
(一) 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二)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宏观问题
2.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微观问题
五、周家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切忌一刀切
(二)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三)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原则
(四)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公共财富积累,壮大集体实力
(五)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六) 新农村建设,必须走集约化、城镇化道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及解决途径[J]. 王璐,侯敏娜.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2]农民增收的体制障碍与制度创新[J]. 张小青. 北方经贸. 2004(11)
[3]试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及成因[J]. 王友明,黄荣华. 兰州学刊. 2004(01)
[4]当前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韩云昊. 平原大学学报. 2003(01)
[5]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J]. 赵金光. 山东社会科学. 2002(06)
[6]中国农业如何面对入世的冲击与挑战[J]. 贾大明. 科技导报. 2002(10)
[7]德、美、日三国农村信用合作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谢安,陈和钧.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0(04)
[8]收入增长·就业转移·城镇化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政策选择思路[J]. by the Rur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管理世界. 1999(01)
本文编号:3214372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周家庄乡的基本情况
(一) 概况和现状
(二) 发展历程
二、重要领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
(一) 农业方面
1. 模式和机制
2. 加大农业投入,建设现代农业
3. 建立科技队伍,实行科学种田
(二) 工业方面
1. 历程和概况
2. 管理模式和机制
3. 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工农业统筹力度
(三) 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方面
(四) 村镇建设方面
(五)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六)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七) 特色旅游方面
三、周家庄乡的基本经验和困惑
(一) 基本经验
(二) 面对的困惑和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面临的困难
(一) 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二)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宏观问题
2.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微观问题
五、周家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切忌一刀切
(二)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三)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原则
(四)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公共财富积累,壮大集体实力
(五)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六) 新农村建设,必须走集约化、城镇化道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及解决途径[J]. 王璐,侯敏娜.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2]农民增收的体制障碍与制度创新[J]. 张小青. 北方经贸. 2004(11)
[3]试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及成因[J]. 王友明,黄荣华. 兰州学刊. 2004(01)
[4]当前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韩云昊. 平原大学学报. 2003(01)
[5]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J]. 赵金光. 山东社会科学. 2002(06)
[6]中国农业如何面对入世的冲击与挑战[J]. 贾大明. 科技导报. 2002(10)
[7]德、美、日三国农村信用合作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谢安,陈和钧.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0(04)
[8]收入增长·就业转移·城镇化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政策选择思路[J]. by the Rur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管理世界. 1999(01)
本文编号:3214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1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