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1-07-28 06:32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自此,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应将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本文就新农村进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及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文章来源】:办公室业务. 2020,(2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进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育。
(二)有利于农村青山绿水的建设。
(三)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农民的生态意识普遍淡薄。
(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途径单一。
(三)从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人员较少。
(四)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物质基础薄弱。
三、解决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对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力度。
(二)创新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发展经济,夯实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J]. 鞠昌华,张慧. 环境保护. 2019(02)
[2]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研究[J]. 张娟,郑春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1)
本文编号:3307419
【文章来源】:办公室业务. 2020,(2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进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育。
(二)有利于农村青山绿水的建设。
(三)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农民的生态意识普遍淡薄。
(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途径单一。
(三)从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人员较少。
(四)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物质基础薄弱。
三、解决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对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力度。
(二)创新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发展经济,夯实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J]. 鞠昌华,张慧. 环境保护. 2019(02)
[2]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研究[J]. 张娟,郑春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1)
本文编号:3307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0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