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18:39
村民自治是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能否找到切合乡村社会实际的治村模式,直接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从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的基本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村民自治运作中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及启示进行了分析。作为一种民主制度,村民自治下的乡村治理将会在乡村社会生长出一个全新的自主空间。随着乡村社会自主力量的成长和乡村治理的民主化转型,村民自治下的乡村治理将在历史的实践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深远的意义。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的理论阐释
1.1 村民自治的理论解读
1.1.1 村民自治的涵义与特点
1.1.2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1.2 乡村治理的理论解读
1.2.1 治理的提出与内涵
1.2.2 乡村治理的涵义
第二章 村民自治下乡村治理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行政与政治的混合问题
2.2 基层人事更替问题
2.3 乡村两级干部网络问题
2.4 争取内部支持的竞争方式问题
2.5 乡村选举中的干部利益问题
2.6 代表性自治和权威性自治问题
第三章 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3.1 村民自治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
3.1.1 由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过渡
3.1.2 村民自治形式向开放性转换
3.2 村民自治视角下乡村治理对民主化的启示
3.2.1 民主化必须与法律化、制度化相匹配
3.2.2 民主化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2.3 民主化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J]. 徐勇,吴毅,贺雪峰,仝志辉,董磊明. 浙江学刊. 2002(01)
[2]王阳明的乡村治理思想及实践体系探析[J]. 王金洪,郭正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3]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必须完善管理体制[J]. 张厚安. 社会主义研究. 1992(04)
本文编号:3338860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的理论阐释
1.1 村民自治的理论解读
1.1.1 村民自治的涵义与特点
1.1.2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1.2 乡村治理的理论解读
1.2.1 治理的提出与内涵
1.2.2 乡村治理的涵义
第二章 村民自治下乡村治理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行政与政治的混合问题
2.2 基层人事更替问题
2.3 乡村两级干部网络问题
2.4 争取内部支持的竞争方式问题
2.5 乡村选举中的干部利益问题
2.6 代表性自治和权威性自治问题
第三章 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3.1 村民自治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
3.1.1 由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过渡
3.1.2 村民自治形式向开放性转换
3.2 村民自治视角下乡村治理对民主化的启示
3.2.1 民主化必须与法律化、制度化相匹配
3.2.2 民主化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2.3 民主化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J]. 徐勇,吴毅,贺雪峰,仝志辉,董磊明. 浙江学刊. 2002(01)
[2]王阳明的乡村治理思想及实践体系探析[J]. 王金洪,郭正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3]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必须完善管理体制[J]. 张厚安. 社会主义研究. 1992(04)
本文编号:3338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3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