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以合肥市蜀山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0 21:09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它是老一代农民工问题的一个延续,它是我们国家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它,而不应该去逃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我国用五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年的时间。当然,在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新生代农民工在为我国城市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就考验着我们的执政党,但我们完全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会及时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给新生代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是一个问题的集合体。本文选取了一个点,那就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就是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具有群居性,所以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很好地适应城市社会,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城市的安定。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使新生代农民工很好的适应城市社会,跟上城市社会发展的节奏,在纷乱复杂的社...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性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四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第五节 相关理论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概念阐释
    第一节 社会适应
    第二节 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习能力
    第二节 工作能力
    第三节 生活能力
第四章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权利,解决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物质难题
    第二节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在城市的竞争力
    第三节 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转变城市社会的偏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J]. 许传新.  南方人口. 2007(04)
[2]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J]. 王艳华.  中国青年研究. 2007(05)
[3]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J]. 魏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2)
[4]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J]. 郑功成,黄黎若莲.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6)
[5]农民工就业问题对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 柯健.  软科学. 2006(04)
[6]《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J]. 张大均,江琦.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02)
[7]大学生心理素质三维结构模型探析[J]. 王滔,陈建文.  高等教育研究. 2006(04)
[8]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 李立文,余冲.  中国青年研究. 2006(04)
[9]论“社会排斥”与农村“新贫困”[J]. 段文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06)
[10]社会和谐与中国青少年的复合公民身份认同[J]. 潘一禾.  中国青年研究. 2005(11)

硕士论文
[1]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D]. 孟杰.山东大学 2011
[2]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困境的社会学分析[D]. 白静.吉林大学 2011
[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性研究[D]. 杨倩.武汉工业学院 2010
[4]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 原艳娜.中南大学 2009
[5]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研究[D]. 路锋辉.山东大学 2008
[6]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D]. 张慧琪.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47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47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