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L县村庄政治精英对村庄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13:0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重中之重,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应当说,农民增收也好,农村发展也好,当然需要多方努力和采取多种措施,但关键是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培育。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村庄政治精英是村庄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内生因素。论文的理论假设是:村庄政治精英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他们与村庄经济发展有着很高的关联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湖北L县的调查数据分析来验证并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意义以及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选择L县作为研究样区,以200个村庄政治精英调研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包括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特征和综合素质特征等14个变量在内的Probit模型,分析村庄政治精英对村庄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村庄政治精英为男性,文化程度和党...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家庭总收入调查情况
22图 2 工资收入调查情况 7 可知,村庄政治精英宗族背景大多为一般族。宗族背景为最大族的比 17%,次大族的有 19 个,占比 10.1%,一般族的为 98 个,占比 5的为 39 人,占比 20.7%。表 8 是家庭人口数情况调查,不难发现村庄政治精英多数为五口之家 26.6%,其次是六口之家和四口之家,分别占比 23.4%和 22.3%。是家庭劳动力人口数情况调查,从上表 9 可知家庭劳动力数量占比重人、3 人和 4 人,分别是 41.0%、19.7%和 23.4%,家庭劳动力数量为
业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有 3 人,占比 1.6%,以工资补贴为的有 16 人,占比 8.5%。从表 10 不难发现村庄政治精英的收入来为主。家庭总收入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家庭年收入最少的为 10000 元, 元,相差近 50 倍。家庭总收入中值为 4 万,中值以下村庄政治精比 45.7%。家庭总收入情况总体符合正态分布。工资收入情况调查,由调查可知村庄政治精英年工资收入偏低。年00 元,最多的 30000 元。86.7%的村庄政治精英年工资收入不到.6%的村庄政治精英年工资达到两万以上,分别为 22000 元、25。上所述,村庄政治精英多数为五口之家,夫妻为主要劳动力,家庭庭收入来源以农业生产为主,总收入较低综合素质特征描述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庄新型精英内涵与形成路径[J]. 胡军,岳奎. 重庆社会科学. 2015(02)
[2]村委会行为、村干部特征与农民收入——基于CFPS 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于潇,Peter Ho. 农业技术经济. 2014(07)
[3]“穷根”与“翻身”:第二次乡村变革后的精英再生产机制研究[J]. 韩福国,宋道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4]乡村精英与农村体育的发展[J]. 郝海亭,郇昌店,徐晓敏.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1)
[5]村干部素质特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 赵波,张惠琴,张宇翔,汪鑫. 农村经济. 2013(11)
[6]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J]. 顾金喜.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02)
[7]个体特征、制度环境与返乡创业农民工政治联系:一项实证研究[J]. 朱红根. 财贸研究. 2013(01)
[8]农村内生式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J]. 郭艳军,刘彦随,李裕瑞. 经济地理. 2012(09)
[9]村干部的薪酬与其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基于CGSS农村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裴志军. 农业技术经济. 2011(04)
[10]村干部知识化与年轻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高梦滔,毕岚岚. 管理世界. 2009(07)
硕士论文
[1]资源地区村庄建设选址研究[D]. 郝文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2]村干部素质需求及教育对策研究[D]. 单正丰.南京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55333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家庭总收入调查情况
22图 2 工资收入调查情况 7 可知,村庄政治精英宗族背景大多为一般族。宗族背景为最大族的比 17%,次大族的有 19 个,占比 10.1%,一般族的为 98 个,占比 5的为 39 人,占比 20.7%。表 8 是家庭人口数情况调查,不难发现村庄政治精英多数为五口之家 26.6%,其次是六口之家和四口之家,分别占比 23.4%和 22.3%。是家庭劳动力人口数情况调查,从上表 9 可知家庭劳动力数量占比重人、3 人和 4 人,分别是 41.0%、19.7%和 23.4%,家庭劳动力数量为
业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有 3 人,占比 1.6%,以工资补贴为的有 16 人,占比 8.5%。从表 10 不难发现村庄政治精英的收入来为主。家庭总收入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家庭年收入最少的为 10000 元, 元,相差近 50 倍。家庭总收入中值为 4 万,中值以下村庄政治精比 45.7%。家庭总收入情况总体符合正态分布。工资收入情况调查,由调查可知村庄政治精英年工资收入偏低。年00 元,最多的 30000 元。86.7%的村庄政治精英年工资收入不到.6%的村庄政治精英年工资达到两万以上,分别为 22000 元、25。上所述,村庄政治精英多数为五口之家,夫妻为主要劳动力,家庭庭收入来源以农业生产为主,总收入较低综合素质特征描述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庄新型精英内涵与形成路径[J]. 胡军,岳奎. 重庆社会科学. 2015(02)
[2]村委会行为、村干部特征与农民收入——基于CFPS 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于潇,Peter Ho. 农业技术经济. 2014(07)
[3]“穷根”与“翻身”:第二次乡村变革后的精英再生产机制研究[J]. 韩福国,宋道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4]乡村精英与农村体育的发展[J]. 郝海亭,郇昌店,徐晓敏.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1)
[5]村干部素质特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 赵波,张惠琴,张宇翔,汪鑫. 农村经济. 2013(11)
[6]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J]. 顾金喜.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02)
[7]个体特征、制度环境与返乡创业农民工政治联系:一项实证研究[J]. 朱红根. 财贸研究. 2013(01)
[8]农村内生式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J]. 郭艳军,刘彦随,李裕瑞. 经济地理. 2012(09)
[9]村干部的薪酬与其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基于CGSS农村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裴志军. 农业技术经济. 2011(04)
[10]村干部知识化与年轻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高梦滔,毕岚岚. 管理世界. 2009(07)
硕士论文
[1]资源地区村庄建设选址研究[D]. 郝文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2]村干部素质需求及教育对策研究[D]. 单正丰.南京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55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5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