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03:00
  信仰属于意识范畴,但又高于一般意识活动。本文认为,对信仰的最直观的理解,就是“信而仰之”,它是贯穿于人们由现实通往理想、由当下达向未来全过程的一种指向明确的意识活动,是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世界的一种坚韧精神和坚定态度。信仰问题是产生于信仰实践当中的问题。换言之,信仰本身,即“信什么”,可能不存在问题,但在信仰实践中,即“如何信”,就可能出现问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就意味着信仰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欲求密切相关,而且,正是这种现实利益的需求,构成了人的精神性生存基础,这样,物质生存与信仰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直接利益与终极关怀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构。人们怎样看待直接利益和终极关怀,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以直接利益为驱动去实践终极关怀,就会出现问题,这样的终极关怀就容易沦为物欲的奴隶和婢女。具体来看,作为人类终极关怀的信仰在不同领域和对象上有不同的表现,宗教信仰是人物质生存的精神皈依,伦理信仰是人物质生存的原则和智慧,政治信仰是人物质生存的社会规范形态,人生信仰是人物质生存的个体表达。无论哪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信仰在对人的现实直接利益进行引导和提升,而不是相反。当代中国农民...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信仰和信仰问题
        0.1.1 信仰与生存
        0.1.2 信仰的功能与社会认同
        0.1.3 信仰问题与文化能力
    0.2 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的意义
        0.2.1 现实意义
        0.2.2 理论意义
    0.3 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的回溯与反思
        0.3.1 当代社会信仰问题研究的整体进程
        0.3.2 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述要
        0.3.3 对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的反思
    0.4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0.4.1 基本思路
        0.4.2 研究方法
    0.5 本文的创新及必要的说明
        0.5.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0.5.2 必要的说明
1. 信仰基本理论浅析
    1.1 信仰的基本内涵
        1.1.1 “信仰”释义
        1.1.2 信仰的本质特征
    1.2 信仰的功能和作用途径
        1.2.1 社会认同功能
        1.2.2 自我认同功能
        1.2.3 信仰认同功能发生作用的途径
    1.3 信仰问题的判据
    1.4 信仰的分类标准
        1.4.1 性质与功能相结合的标准
        1.4.2 内容与功能相结合的标准
    1.5 信仰的四种主要类型
        1.5.1 宗教信仰
        1.5.2 伦理信仰
        1.5.3 政治信仰
        1.5.4 人生信仰
2. 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的多元表现
    2.1 物质生存欲求与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
    2.2 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的具体表现
        2.2.1 贿赂鬼神的封建迷信活动
        2.2.2 权责错位的道德世界
        2.2.3 隔膜疏远的政治姿态
        2.2.4 “我为中心”的人生信条
3. 影响当代中国农民信仰的因素和问题的根源
    3.1 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生成的时代背景
        3.1.1 实利主义信仰的社会泛滥
        3.1.2 社会的“原子化”趋势
    3.2 影响当代中国农民信仰的经济因素
        3.2.1 生产力解放促成了实利主义信仰公开化、合法化
        3.2.2 畸形的经济搞活助推了实利主义信仰异化
        3.2.3 农村经济贫穷加速了农民实利主义信仰漫延
    3.3 影响当代中国农民信仰的政治因素
        3.3.1 “善业”缺失
        3.3.2 权利主体意识的扭曲
        3.3.3 公民意识缺乏
    3.4 影响当代中国农民信仰的伦理因素
        3.4.1 “神—王”崇拜与个人权利让渡
        3.4.2 “礼法”至上与儒家伦理传统
        3.4.3 缺乏道德基础的现代伦理
    3.5 文化能力贫弱: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的直接根源
        3.5.1 文化能力内涵分析
        3.5.2 当代中国农民文化能力类型及贫弱状况
4. 正确处理三大关系:解决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的宏观思路
    4.1 正确处理实利主义信仰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
        4.1.1 培育农民市场意识
        4.1.2 培育农民参与市场的能力
        4.1.3 完善农村市场制度
        4.1.4 培育农村市场的创新活力
    4.2 正确处理农民“礼法”信仰与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关系
        4.2.1 重塑当代中国农民的法律信仰
        4.2.2 重建农村法治秩序
        4.2.3 完善权责政治体系
    4.3 正确处理社会信仰环境与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关系
        4.3.1 塑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平台
        4.3.2 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农民充分就业
        4.3.3 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 提升农民文化能力:化解当代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的具体方法
    5.1 重建乡村文化凝聚力
        5.1.1 重建乡村文化的精神原点
        5.1.2 统合乡村文化传统精神与现代文化价值取向
    5.2 培育农民文化参与能力
        5.2.1 发展乡村教育
        5.2.2 建设文化中心村组
        5.2.3 丰富家庭文化生活
    5.3 培养乡村文化能人
        5.3.1 何以要培养乡村文化能人
        5.3.2 如何设计当代乡村文化能人
        5.3.3 如何培养当代乡村文化能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士绅[J]. 赵义.  南风窗. 2011(09)
[2]“三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秩序乱象与价值重建[J]. 赵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3]“灭村运动”是精英层的一厢情愿[J]. 刘奇.  中国发展观察. 2011(01)
[4]警惕农民信仰危机[J]. 郝涛.  中国老区建设. 2010(11)
[5]乡村自治:从传统到现代[J]. 阳信生.  文史博览(理论). 2010(06)
[6]农民的精神信仰:缺失抑或转化?——对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的反思[J]. 吴理财,张良.  人文杂志. 2010(02)
[7]道德与美德辨析[J]. 唐代兴.  伦理学研究. 2010(01)
[8]关于农民法律意识教育现状的反思[J]. 杨晓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11)
[9]农村家庭经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基础[J]. 朱霖,郑军.  理论与改革. 2009(04)
[10]当代中国信仰危机问题研究述评[J]. 徐俊,刘魁.  岭南学刊. 2009(04)



本文编号:3486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86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