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11:03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现代化问题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目标。国家治理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便是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基,如果乡村治理现代化没有实现,则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只能是空谈。然而,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社会阶层的不断变化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乡村治理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也面临着新的困境,现有的传统“乡政村治”结构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乡村社会的新发展和新变革。若要解决当前乡村治理的新困境,就必须对形成当前困境的原因进行整体性的全面分析,提出具体性的解决路径。本研究立足于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目前乡村治理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多角度、系统地对我国当前乡村治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索出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首先,明确了治理、乡村治理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和乡村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对建国后乡村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行了一定总结,对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再次,全方位、多层次分析当前农村社会变革对...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乡村治理现代化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治理与乡村治理
2.1.2 乡村治理现代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理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治理理论
2.2.3 国外学者的治理理论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
3.1 改革开放之前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1949-1978)
3.1.1 农村支持城市阶段的乡村治理
3.1.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乡村治理
3.2 改革开放之后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1978-现在)
3.2.1 城市反哺农村阶段的乡村治理
3.2.2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的乡村治理
4 当前农村社会变革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和影响
4.1 农村生产力发展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1.1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1.2 非农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2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
4.2.1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4.2.2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4.3 农村社会阶层变化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3.1 农村企业主和商人阶层
4.3.2 传统农民阶层和新型职业农民阶层
4.3.3 农民工阶层和农村干部阶层
4.4 农民素质提升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4.1 农民文化法律素养增强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4.2 农民民主政治素质提升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5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呈现的新趋势及面临的新困境
5.1 乡村治理呈现新趋势
5.1.1 乡村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5.1.2 乡村治理目标由管制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
5.1.3 乡村治理过程由权威服从向民主协商转变
5.2 乡村治理面临新困境
5.2.1 乡村治理缺乏整体性研究
5.2.2 当前乡村治理主体单一化
5.2.3 制度体制机制运行不统一
5.2.4 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的弱化
6 推进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6.1 推进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思路
6.1.1“五位一体”综合建设
6.1.2“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6.1.3 制度体制机制有机统一
6.2 推进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6.2.1 建构乡村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关系
6.2.2 建构和完善乡村社会治理多重机制
6.2.3 加快和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488744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乡村治理现代化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治理与乡村治理
2.1.2 乡村治理现代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理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治理理论
2.2.3 国外学者的治理理论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
3.1 改革开放之前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1949-1978)
3.1.1 农村支持城市阶段的乡村治理
3.1.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乡村治理
3.2 改革开放之后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1978-现在)
3.2.1 城市反哺农村阶段的乡村治理
3.2.2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的乡村治理
4 当前农村社会变革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和影响
4.1 农村生产力发展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1.1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1.2 非农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2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
4.2.1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4.2.2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4.3 农村社会阶层变化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3.1 农村企业主和商人阶层
4.3.2 传统农民阶层和新型职业农民阶层
4.3.3 农民工阶层和农村干部阶层
4.4 农民素质提升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4.1 农民文化法律素养增强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4.4.2 农民民主政治素质提升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5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呈现的新趋势及面临的新困境
5.1 乡村治理呈现新趋势
5.1.1 乡村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5.1.2 乡村治理目标由管制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
5.1.3 乡村治理过程由权威服从向民主协商转变
5.2 乡村治理面临新困境
5.2.1 乡村治理缺乏整体性研究
5.2.2 当前乡村治理主体单一化
5.2.3 制度体制机制运行不统一
5.2.4 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的弱化
6 推进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6.1 推进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思路
6.1.1“五位一体”综合建设
6.1.2“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6.1.3 制度体制机制有机统一
6.2 推进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6.2.1 建构乡村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关系
6.2.2 建构和完善乡村社会治理多重机制
6.2.3 加快和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488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8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