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19:53
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农村形成了特殊的留守妇女群体。在家中丈夫缺位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成为家庭农业生产与生活事务的主要承担者,生理压力与心理压力巨大。而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原本就不堪重负的留守妇女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她们的生态权益严重受损,直接影响了她们个人的生命健康,从长远看,也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其生态权益保护的主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她们蕴含着巨大的能力与价值,只是囿于多种因素而长期被社会甚至她们自己所忽视。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与最终目标,以城乡一体化之路破解传统城市化发展的弊端,提高社会对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的关注与重视,是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保障的前提与基础。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借助文献研究法、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系统分析方法,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保障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助于唤醒农村留守妇女的主体意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留守妇女的生态权益,同时加强留守妇女生态权益保障工作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当前农...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2013年-2016年“留守妇女”研究主题分布示意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目前学术界投以最多关注的是留守妇女的健康状??
I?i?^?i琴謹屢??_■论文数占比(%)??图1-1:?2013年-2016年“留守妇女”研究主题分布示意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目前学术界投以最多关注的是留守妇女的健康状??况,包括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具体研究内容集中在疾病防治以及孤独感??等心理问题研究。这是针对留守妇女的传统研宄,研究时间较长,优秀成果较多。??其次是关于留守妇女社会角色转变的研究,这是近些年关于留守妇女的新兴课??题,原因是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大力发展,留守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之前的“主内”转变为“既主内又??主外”,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此外,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研宄,留守??妇女的生活满意度、幸福度研究也较多
论文数___占比??图1-3:?2013年-2016年“留守妇女”研究成果基金资助情况示意图??从表1-3和图1-3中可以看出,近三年共有20篇研宄“留守妇女”的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级课题基金资助,占总数的84%,说明了国家对这一课题具有极高??的关注程度,也说明国家级课题的成果转化率最高。其次,获得省级课题资助与??国外基金资助的同样多,均为2篇。此外,与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研究相关的9篇??论文中,有3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章。此领域数量少但含金量高的学术研宄,??投射出国家对此课题的关注与重视程度,说明了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的研究价值与??时代价值,在未来留守妇女的学术研究中,生态问题将会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重点。??1.2.1.2国内“留守妇女”文献梳理???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的保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探究[J]. 纪咏梅,张红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农民背景特征、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农药施用行为的关系[J]. 龚继红,黄梦思,马玉申,孙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4)
[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 张雪瑞. 农业经济. 2016(07)
[4]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 贾东立,李昌俊,刘建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06)
[5]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表现——基于豫西5个村的调研分析[J]. 李全喜,王云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与抑郁的相关性[J]. 李丽娜,刘霄,马会霞,吕少博,王晓燕,罗红格,张郢,于晓宇,张美航,崔向军. 现代预防医学. 2016(07)
[7]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保障研究综述[J]. 王云航.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01)
[8]江苏省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比较[J]. 苗春霞,颜雅娟,王问海,高行群,卓朗,高翔,刘慎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1)
[9]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优势视角的实践模式探索[J]. 何志扬,田晚荣. 西北人口. 2015(05)
[10]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妇女角色分析——以桂越边境民族地区为例[J]. 许典利. 学术论坛. 2015(06)
博士论文
[1]中国城镇化的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D]. 许才山.东北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社会性别理论探析[D]. 雷欣.华中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5255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2013年-2016年“留守妇女”研究主题分布示意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目前学术界投以最多关注的是留守妇女的健康状??
I?i?^?i琴謹屢??_■论文数占比(%)??图1-1:?2013年-2016年“留守妇女”研究主题分布示意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目前学术界投以最多关注的是留守妇女的健康状??况,包括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具体研究内容集中在疾病防治以及孤独感??等心理问题研究。这是针对留守妇女的传统研宄,研究时间较长,优秀成果较多。??其次是关于留守妇女社会角色转变的研究,这是近些年关于留守妇女的新兴课??题,原因是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大力发展,留守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之前的“主内”转变为“既主内又??主外”,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此外,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研宄,留守??妇女的生活满意度、幸福度研究也较多
论文数___占比??图1-3:?2013年-2016年“留守妇女”研究成果基金资助情况示意图??从表1-3和图1-3中可以看出,近三年共有20篇研宄“留守妇女”的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级课题基金资助,占总数的84%,说明了国家对这一课题具有极高??的关注程度,也说明国家级课题的成果转化率最高。其次,获得省级课题资助与??国外基金资助的同样多,均为2篇。此外,与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研究相关的9篇??论文中,有3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章。此领域数量少但含金量高的学术研宄,??投射出国家对此课题的关注与重视程度,说明了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的研究价值与??时代价值,在未来留守妇女的学术研究中,生态问题将会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重点。??1.2.1.2国内“留守妇女”文献梳理???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的保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探究[J]. 纪咏梅,张红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农民背景特征、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农药施用行为的关系[J]. 龚继红,黄梦思,马玉申,孙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4)
[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 张雪瑞. 农业经济. 2016(07)
[4]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 贾东立,李昌俊,刘建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06)
[5]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表现——基于豫西5个村的调研分析[J]. 李全喜,王云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与抑郁的相关性[J]. 李丽娜,刘霄,马会霞,吕少博,王晓燕,罗红格,张郢,于晓宇,张美航,崔向军. 现代预防医学. 2016(07)
[7]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保障研究综述[J]. 王云航.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01)
[8]江苏省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比较[J]. 苗春霞,颜雅娟,王问海,高行群,卓朗,高翔,刘慎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1)
[9]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优势视角的实践模式探索[J]. 何志扬,田晚荣. 西北人口. 2015(05)
[10]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妇女角色分析——以桂越边境民族地区为例[J]. 许典利. 学术论坛. 2015(06)
博士论文
[1]中国城镇化的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D]. 许才山.东北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社会性别理论探析[D]. 雷欣.华中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5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9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