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完善
发布时间:2021-11-15 12:23
乡村治理始终是中国社会政治统治与政局稳定的基础,实现对农村基本的社会单位一村的有效治理,历来是中国统治者不断探索和梦寐以求政治目标。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是国家治理农村方式的重大变革.它使农民第一次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为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基本制度框架和重要途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村民自治在现实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村民自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村委会的“双重角色”与村民自治基本原则之间的矛盾、乡镇政权机关与村民自治的矛盾、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矛盾、民主选举中的问题、部分村民的素质与推进村民自治的要求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矛盾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村民自治的顺利实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显得重要而紧迫。本文对村民自治中存在问题进行具体深入地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村民自治的路径。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阐明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正文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村民自治的基本理论。在阐述了村民自治的定义、村民自治的内容的...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基本理论
一、村民自治的定义及内容
二、村民自治的价值
第二章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村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村民自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三章 完善当代中国村民自治的路径
一、培养"公民"型农民
二、重构村级治理机构,明晰各种组织的职能定位
三、革新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完善"四个民主"
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权利救济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并抑或分离: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J]. 徐增阳,杨翠萍.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3)
[2]“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制”的实践探索——天台县龙溪乡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制的个案研究[J]. 齐元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3]浅谈大学生村官与村民自治[J]. 向林峰,杨金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06)
[4]从“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制”看和谐村庄的构建[J]. 齐元红. 华章. 2009 (03)
[5]村民自治发展的内在需求:权力制衡——基于对浙江省织里镇Y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调查[J]. 费月. 当代社科视野. 2009(01)
[6]论村民自治的权利救济[J]. 肖立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7]公司+农户模式的缺憾及对策研究[J]. 王郁.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8]台湾农会组织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曾煜东. 农场经济管理. 2007(01)
[9]村民自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选择[J]. 曹富雄.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6)
[10]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J]. 刘友田,刘洪仁. 前沿. 2006(09)
本文编号:349677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基本理论
一、村民自治的定义及内容
二、村民自治的价值
第二章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村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村民自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三章 完善当代中国村民自治的路径
一、培养"公民"型农民
二、重构村级治理机构,明晰各种组织的职能定位
三、革新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完善"四个民主"
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权利救济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并抑或分离: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J]. 徐增阳,杨翠萍.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3)
[2]“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制”的实践探索——天台县龙溪乡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制的个案研究[J]. 齐元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3]浅谈大学生村官与村民自治[J]. 向林峰,杨金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06)
[4]从“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制”看和谐村庄的构建[J]. 齐元红. 华章. 2009 (03)
[5]村民自治发展的内在需求:权力制衡——基于对浙江省织里镇Y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调查[J]. 费月. 当代社科视野. 2009(01)
[6]论村民自治的权利救济[J]. 肖立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7]公司+农户模式的缺憾及对策研究[J]. 王郁.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8]台湾农会组织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曾煜东. 农场经济管理. 2007(01)
[9]村民自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选择[J]. 曹富雄.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6)
[10]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J]. 刘友田,刘洪仁. 前沿. 2006(09)
本文编号:3496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9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