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10:28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时针在转动,人口在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由初始的农村流入到城市,由初始的喃喃学语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并逐步在发展着,日益在壮大着,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不断步入人们的生活,不断出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社会的巨轮正加速度的滚滚向前。社会前行中既饱含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文化的极大丰富、社会的欣欣向荣,也隐含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纠纷的交织、人情世故的冷漠、社会矛盾的激增。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着社会的前行,既需要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有力支撑和推动,更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稳定前提环境。社会稳定与否,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社会主体——人。作为占据我国人口总数近十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则是一个不容回避且必须给予足够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源于美好的憧憬,他们的发展源于政治的改革,他们的壮大源于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存在、发展和壮大也在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推进尤其是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着青春、热血和汗水。同时,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并不得不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在当前社会大熔炉的锻造下...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相关概念及界定
        1.4.1 农民工
        1.4.2 新生代农民工
        1.4.3 社会稳定
        1.4.4 社会稳定观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变量
    2.1 社会稳定视角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现状
        2.1.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
        2.1.2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现状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特征
        2.2.1 固化的历史性
        2.2.2 动态的发展性
        2.2.3 辩证的矛盾性
        2.2.4 生存的边缘性
    2.3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2.3.1 当前社会稳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新生代农民工
        2.3.2 社会稳定的新课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步履维艰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切入点
    3.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必要性
        3.1.1 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稳定
        3.1.2 社会稳定需要社会稳定观的教育
        3.1.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3.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时代背景
        3.2.1 社会稳定的现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3.2.2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自身定位新提升
    3.3 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科学内涵
        3.3.1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灵魂所在
        3.3.2 动态发展是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根本指针
        3.3.3 全面系统是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核心内容
        3.3.4 宽容诚信是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前提根基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路径
    4.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环境选择
        4.1.1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营造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
        4.1.2 创新社会管理,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体制机制
        4.1.3 求实求效,科学设计和规划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载体方法
    4.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主体选择
        4.2.1 作为宏观管理者的政府
        4.2.2 作为专业从事教育工作的公办职业学校
        4.2.3 作为微观管理者的社区
        4.2.4 作为法定组织的工会
        4.2.5 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聚集地和主要活动场所的用人单位
        4.2.6 作为自我服务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组织
        4.2.7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
    4.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内涵选择
        4.3.1 推进法治建设,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自觉形成公民精神
        4.3.2 推进思想建设,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有意养成主体自觉
        4.3.3 推进内涵建设,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自觉养成阳光健康的心理
第五章 思考与启示(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冲撞与融入——从社会稳定的视域论农民工市民身份问题[J]. 王志勇.  社会主义研究. 2011(05)
[2]当代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研究[J]. 蒋占峰,朱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王春光.  青年探索. 2010(03)
[4]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与社会稳定问题思考[J]. 江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0(02)
[5]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社会稳定的挑战[J]. 张胜利,孙良.  中国青年研究. 2008(07)
[6]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 许传新.  社会心理科学. 2007(Z1)
[7]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 许传新.  社会心理科学. 2007 (Z1)
[8]落实科学发展观条件下的“社会稳定观”研究[J]. 谭明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06)
[9]“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J]. 谢铭.  河池师专学报. 2003(04)
[10]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 罗霞,王春光.  浙江社会科学. 2003(01)



本文编号:3574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74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