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以陕北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0 01:22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村落因为其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和文化传承性,对其率先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形成广泛的示范效应。在生态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传统村落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使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得到继承和发扬,使其传承百年的传统建筑、村落布局得到修葺和保护,使其原始的产业形态得到升级和优化,树立其区域中心的核心地位,吸引,并且带动周边村落共同发展,共同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论文采用实地调研法、描述性统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陕北地区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出发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的讲话为理论基础和指导。首先对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各个典型案例在政府政策、地理区位、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表现出来的村民增收困难、建设经验缺乏、规划先天不足、政府独力难支等问题进行逐项的分析和筹划,以期能够通过以传统村落为核心、以政府支持为引领、以旅游宣传为带动、以文化保...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结构框架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结构框架
        1.4.3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传统村落的概念
        2.1.2 美丽乡村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2.2.2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2.2.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讲话
    2.3 本章小结
3.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的依据
    3.1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3.2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梦的表现形式
    3.3 美丽乡村建设是传统村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
    3.4 美丽乡村建设是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价值指引
    3.5 美丽乡村建设是传统村落村民的迫切心愿
    3.6 本章小结
4.陕北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4.1 陕北地区的传统村落典型案例调研
        4.1.1 米脂县杨家沟镇马氏庄园
        4.1.2 米脂县姜氏庄园
        4.1.3 绥德县党氏庄园
        4.1.4 子长县杨家园则镇
        4.1.5 吴起县铁边城镇
    4.2 各个传统村落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4.2.1 政策扶持比较
        4.2.2 区位地理比较
        4.2.3 历史文化比较
        4.2.4 产业发展比较
    4.3 本章小结
5 陕北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经济基础薄弱导致的意识缺失
    5.2 建设经验匮乏导致的破坏加剧
    5.3 先天规划不足导致的积重难返
    5.4 政府大包大揽导致的独木难支
    5.5 本章小结
6.陕北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6.1 陕北传统村落建设美丽乡村的整体思路
    6.2 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民众理解重要性
        6.2.1 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6.2.2 可以参考使用集体管理的形式
    6.3 学习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
        6.3.1 保护开发侧重点的选择
        6.3.2 英国优势经验的借鉴
    6.4 全面策划,使村民成为受益人,倡导美丽的生活方式
        6.4.1 对传统生活方式进行合理优化
        6.4.2 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
        6.4.3 改善生活设施
    6.5 发挥政府规划引导监督的作用
        6.5.1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6.5.2 注重规划实施后的跟踪与改进
        6.5.3 处理好规划的审议流程
    6.6 发挥和学习其他各方的积极作用
        6.6.1 要建设村民心中的美丽乡村
        6.6.2 积极吸收社会中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力量
    6.7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路径
    6.8 本章小结
7.结语
    7.1 论文的主要观点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579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79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