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企业权威关系与底层白领阶层的职业命运: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11:47
  中国农民工流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随着时代变迁,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出现了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入白领职位的现象。同时,他们对职业的期望也发生变化,希望脱离蓝领阶层进入白领阶层。本文对这些在不同企业类型中进入白领阶层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研究。笔者探讨了在不同企业权威关系类型中,从事底层白领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命运。主要讨论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获得底层白领工作不同经济组织中不同的权威关系对他们提出了什么样不同的要求他们在工作中感觉如何及可能的职业流动是什么本文结合了国内农民工研究成果,西方对白领阶层的研究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针对国内对底层新生代农民工白领阶层研究缺失的现状,从西方对白领的研究中引进权威关系类型概念,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权威关系区分出四种企业类型:一是大型的偏科层制企业;二是大型的家长制企业;三是小型的家户型企业;四是小型混杂型企业类型。中国目前的权威类型极其混杂,也正在发生不同的变化。不同的企业权威类型是历史建构的结果。本文通过对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产业链的位置及经营者来分析其各自的权威类型的特色及其对底层白领工人的...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企业权威关系与底层白领阶层的职业命运: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个案研究


西厂生产线架构图

地区公司,矩阵网络,事业部,职责


目前东厂就组织方式而言实现了法理型管理系统化。管理的责任权限,实行职务等级制,办事程序法规化,条例化。办事程例化。 织结构由原来的直线式管理方式变成灵活的矩阵结构二维的结构:划分的事业部和按地区划分的地区公司。事业部在公司规定的经营发,生产、销售和为用户服务的职责,地区公司则在公司规定的区利用公司的资源开展经营。 工处在这样的矩阵网络中,一方面,由于减少了部门的层次,各个,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对员工而言,整个矩阵网络就相当于互助网都能得到有效的反应。那些最贴近客户,最先觉察到变化和机会的工,能够及时得到组织的支援。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部门的层次,员工在某个组织内上升的空间有限,员工往往得等到领导退休或能有上升空间。同时,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在对员工业绩进行评价推诿扯皮的状况。 图 7 东厂组织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职业流动——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J]. 杨慧玲,范叶超.  南方论刊. 2011(01)
[2]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J]. 符平,唐有财.  浙江社会科学. 2009(12)
[3]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 吴漾.  东岳论丛. 2009(08)
[4]工厂政体下的农民工生存境遇——劳动过程视角下的当代新工人阶级[J]. 顾辉,汪璇.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5]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J]. 余晓敏,潘毅.  社会学研究. 2008(03)
[6]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与市民化[J]. 刘传江,程建林.  经济纵横. 2007(07)
[7]论青年农民工群体权益的维护[J]. 李薇莉,魏宏纯.  党政干部学刊. 2007(03)
[8]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J]. 张志胜.  求实. 2007(01)
[9]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J]. 魏晨.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12)
[10]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 何瑞鑫,傅慧芳.  中国青年研究. 2006(04)



本文编号:3580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80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4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