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治理方式的比较研究 ——以南街村、小岗村、华西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1 04:49
现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为适应市场化的进程,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发展环境也由封闭转变成为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日渐繁荣为我国乡村治理创造机遇的同时也提出许多挑战。比如文化意识的自由发展、社会体制的对外开放、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劳动力的多向流动,这些问题犹如一把双刃剑,要科学合理地加以控制和引导。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刀阔斧的进行相关的改革,不断提出新的政策和措施支持、鼓励、引导我国乡村的治理和建设,而我国的乡村也在积极的探索新的出路。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学视角对南街村、小岗村和华西村的乡村治理进行比较研究。笔者通过对三个案例村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概括,重点从治理条件、治理方式和治理成效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影响乡村治理方式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以及各自乡村在发展乡村经济、治理乡村事务的过程中的创新性的举措,同时思考案例村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遇到哪些瓶颈。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的乡村治理提供参考。农村实现科学有效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村民和社会组织...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78-2008年农村公路及通信发展情况
978-2007年农村水电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制度·卡里斯玛·村社经济:困境与反思——来自小岗村的经济社会调查[J]. 林光祺,高玉强.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3(01)
[2]“华西村”崛起背后的权威类型分析[J]. 印珺.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11)
[3]法国农民创业培训与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J]. 沈辉,李洪波. 继续教育研究. 2011(09)
[4]温饱之后不再困惑——小岗村调研侧记[J]. 王银凤. 学理论. 2011(11)
[5]治理理论视角看韩国新村运动[J]. 胡世前,毛雪雯.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6]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对策[J]. 张文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7]关于凤阳小岗村发展的几点思考[J]. 陶东凤.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0(10)
[8]深化改革开放,调研土地流转—基于小岗村的调查[J]. 柴向南,丁伟,张楚羽. 改革与开放. 2010(12)
[9]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讨——基于南街村的个案分析[J]. 刘行玉,魏宪朝.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9)
[10]WTO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分析[J]. 杜芸,杨青. 生态经济. 2010(03)
硕士论文
[1]小岗村经济制度变迁研究[D]. 骆海邦.南京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2122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78-2008年农村公路及通信发展情况
978-2007年农村水电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制度·卡里斯玛·村社经济:困境与反思——来自小岗村的经济社会调查[J]. 林光祺,高玉强.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3(01)
[2]“华西村”崛起背后的权威类型分析[J]. 印珺.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11)
[3]法国农民创业培训与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J]. 沈辉,李洪波. 继续教育研究. 2011(09)
[4]温饱之后不再困惑——小岗村调研侧记[J]. 王银凤. 学理论. 2011(11)
[5]治理理论视角看韩国新村运动[J]. 胡世前,毛雪雯.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6]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对策[J]. 张文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7]关于凤阳小岗村发展的几点思考[J]. 陶东凤.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0(10)
[8]深化改革开放,调研土地流转—基于小岗村的调查[J]. 柴向南,丁伟,张楚羽. 改革与开放. 2010(12)
[9]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讨——基于南街村的个案分析[J]. 刘行玉,魏宪朝.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9)
[10]WTO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分析[J]. 杜芸,杨青. 生态经济. 2010(03)
硕士论文
[1]小岗村经济制度变迁研究[D]. 骆海邦.南京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2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8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