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23:38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快速发展,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各种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制度不断改革,农村劳动力以农民工的形式得以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工向城镇转移,既为城镇部门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又通过农民工返乡建设等各种形式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增长。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包括农民工医疗保障在内的各种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是在宏观视角下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这一议题展开研究。全文由七个章节构成,分为四个部分研究了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制度,其中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全文的主体。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研究的铺垫和基础。第一章导论给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主要研究对象的概念和界定以及本文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有关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文献,分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产生、农民工医疗保障需求、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农民工医疗保障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三章是农民工的产生。分析了农民工产生的四个条件: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松动、农村剩余劳...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逻辑结构
一、主要内容
二、逻辑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数据来源
第四节 主要研究对象的概念和界定
一、农民工
二、医疗保障制度
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
一、研究中的创新
二、研究中的不足
注释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产生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相关理论
二、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
三、农民工的最终走向
第二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需求
一、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就医行为
二、农民工参保情况及意愿
三、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
第三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
一、二元医疗保障体系困境
二、政府和企业对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的态度
三、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的制度设计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农民工的产生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强化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显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
第三节 城乡差距扩大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我国各省市城乡差距
三、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城乡差距变化趋势
第四节 城市部门的吸纳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农民工的健康和参保状况
第一节 农民工健康不平等
一、健康的度量
二、健康基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
第二节 农民工参保不平等
一、参保基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
二、农民工健康和参保不平等评价
第三节 农民工疾病风险
一、农民工参保情况
二、农民工患病情况
三、农民工就医行为
四、农民工疾病风险评价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国际制度环境
一、医疗保障制度分类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节 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阶段
二、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探索阶段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模式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分类
一、农民工医疗保障分类
二、四种模式简析
三、有关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思考
第二节 代表城市的具体安排——北京、深圳和上海
一、参保对象
二、享受待遇
三、缴费安排
四、住院医疗报销
五、三地比较后的思考
第三节 不同模式可行性研究
一、政府缴费能力分析
二、企业缴费能力分析
三、农民工缴费能力分析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内部建设
一、农民工群体分类
二、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构成
三、各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构想
第二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外部优化
一、外部优化中期策略
二、外部优化长期策略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文献综述
附录二 健康及参保不平等实证数据结构图
附录三 1997~2009年潜在真实健康分布特征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分析[J]. 秦兵. 商业时代. 2011(30)
[2]论我国农地的功能[J]. 罗勇,梁亚荣. 行政与法. 2011(10)
[3]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调查[J]. 和红,智欣. 中国健康教育. 2011(10)
[4]发挥土地社会功能亟需完善农用地估价体系[J]. 李萍,段建南. 国土资源导刊. 2011(10)
[5]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王燕武,李文溥,李晓静. 统计研究. 2011(10)
[6]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研究——关于农村土地养老功能弱化的思考[J]. 姜伟,张欢.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7]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状况调研[J]. 常友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0)
[8]佛山市灵活就业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问题研究[J]. 谢长青,李晓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9]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及实证研究[J]. 杨涛,徐坡. 地下水. 2011(05)
[10]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条件[J]. 黄锟. 经济体制改革. 2011(05)
博士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王竹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2]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D]. 姜晓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D]. 宋嘉革.东北财经大学 2006
[4]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郭金丰.浙江大学 2005
[5]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D]. 乌日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6]健康与非农就业的关系[D]. 魏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机制研究[D]. 曹金臣.河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85665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逻辑结构
一、主要内容
二、逻辑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数据来源
第四节 主要研究对象的概念和界定
一、农民工
二、医疗保障制度
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
一、研究中的创新
二、研究中的不足
注释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产生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相关理论
二、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
三、农民工的最终走向
第二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需求
一、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就医行为
二、农民工参保情况及意愿
三、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
第三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
一、二元医疗保障体系困境
二、政府和企业对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的态度
三、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的制度设计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农民工的产生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强化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显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
第三节 城乡差距扩大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我国各省市城乡差距
三、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城乡差距变化趋势
第四节 城市部门的吸纳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农民工的健康和参保状况
第一节 农民工健康不平等
一、健康的度量
二、健康基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
第二节 农民工参保不平等
一、参保基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
二、农民工健康和参保不平等评价
第三节 农民工疾病风险
一、农民工参保情况
二、农民工患病情况
三、农民工就医行为
四、农民工疾病风险评价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国际制度环境
一、医疗保障制度分类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节 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阶段
二、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探索阶段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模式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分类
一、农民工医疗保障分类
二、四种模式简析
三、有关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思考
第二节 代表城市的具体安排——北京、深圳和上海
一、参保对象
二、享受待遇
三、缴费安排
四、住院医疗报销
五、三地比较后的思考
第三节 不同模式可行性研究
一、政府缴费能力分析
二、企业缴费能力分析
三、农民工缴费能力分析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内部建设
一、农民工群体分类
二、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构成
三、各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构想
第二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外部优化
一、外部优化中期策略
二、外部优化长期策略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文献综述
附录二 健康及参保不平等实证数据结构图
附录三 1997~2009年潜在真实健康分布特征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分析[J]. 秦兵. 商业时代. 2011(30)
[2]论我国农地的功能[J]. 罗勇,梁亚荣. 行政与法. 2011(10)
[3]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调查[J]. 和红,智欣. 中国健康教育. 2011(10)
[4]发挥土地社会功能亟需完善农用地估价体系[J]. 李萍,段建南. 国土资源导刊. 2011(10)
[5]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王燕武,李文溥,李晓静. 统计研究. 2011(10)
[6]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研究——关于农村土地养老功能弱化的思考[J]. 姜伟,张欢.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7]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状况调研[J]. 常友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0)
[8]佛山市灵活就业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问题研究[J]. 谢长青,李晓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9]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及实证研究[J]. 杨涛,徐坡. 地下水. 2011(05)
[10]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条件[J]. 黄锟. 经济体制改革. 2011(05)
博士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王竹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2]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D]. 姜晓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D]. 宋嘉革.东北财经大学 2006
[4]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郭金丰.浙江大学 2005
[5]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D]. 乌日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6]健康与非农就业的关系[D]. 魏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机制研究[D]. 曹金臣.河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85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856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