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体系的建构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15 02:49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虽然,1982-1986年有关农村改革的“五个一号文件”大大缓解了“三农问题”,但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未使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究其原因,农村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多的是制度和文化问题。而农村精英人才却大量地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文化的贫乏,若要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促进人才的回流是关键性措施;与此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政策应时而生。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城市反哺农村,人才回流的有益尝试,但大学生流动到农村后是否能发挥其预想的功能。即人才流动的实效性如何?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适应性如何?以及乡村平台能否成为精英人才的用武之地?都还是未知数。本文从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的角度,探寻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的状况和其所发挥的作用。具体包括: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能力包括哪些方面,不同地区、性别、任职年限以及不同专业等因素在职业能力方面差异性如何?为因地、因时、因人的进行岗位培训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结合访谈的方式。通过分层抽样和...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与乡村间人才流动模式示意图
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对应的对村官的要求,确定主要调查内容,运用卡片法和框图法①整理成问卷初稿,选取部分大学生村官试测后对初稿进行修改最终定稿。研究开展的流程如图1.2所示。图1.2研究设计流程①先根据调查内容的结构,画出问卷总体的各个部分及其前后顺序;然后针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在卡片上写出一个个问题,并调整问题间的顺序:最后按整理好的卡片顺序打印成问卷初稿。8
本性别比例方面为55.2:44.8,男女比例适中,不存在基层工作女性人数普遍偏少的情况。相关研究最多、最能体现大学生村官群体多元化的4个指标分别为:大学生村官性别、所学专业、村官生源地以及村官原籍所在地的城乡比例。如表2.1、表2.2、图2.1、图2.2所示。以上指标将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将是本章研究的重点。①详见附录E②详见附录E20
本文编号:3589746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与乡村间人才流动模式示意图
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对应的对村官的要求,确定主要调查内容,运用卡片法和框图法①整理成问卷初稿,选取部分大学生村官试测后对初稿进行修改最终定稿。研究开展的流程如图1.2所示。图1.2研究设计流程①先根据调查内容的结构,画出问卷总体的各个部分及其前后顺序;然后针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在卡片上写出一个个问题,并调整问题间的顺序:最后按整理好的卡片顺序打印成问卷初稿。8
本性别比例方面为55.2:44.8,男女比例适中,不存在基层工作女性人数普遍偏少的情况。相关研究最多、最能体现大学生村官群体多元化的4个指标分别为:大学生村官性别、所学专业、村官生源地以及村官原籍所在地的城乡比例。如表2.1、表2.2、图2.1、图2.2所示。以上指标将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将是本章研究的重点。①详见附录E②详见附录E20
本文编号:3589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89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