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基层抗争中的“干部”与农民精英

发布时间:2022-02-24 08: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经历着“大转型”。随之而来的是利益主体更加多元、社会稳定影响因素更加复杂、乡村治理张力更加扩大。作为伟大创造的村民自治为广大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机制和平台。然而,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政治稳定离不开乡村精英的主导性作用。本文以发生在云南省弥莨县嘉航镇阜村的一起村企产权纠纷为背景,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以“分析性叙述”为研究策略,对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类乡村精英的理性行为进行叙述、分析,力图揭示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因果逻辑,并力图做出学理性分析。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在导论部分,主要涉及研究主题、文献梳理、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研究主题是围绕村企发展而展开的四类精英(“干部—企业家”、村庄干部、村民代表、乡镇干部)理性偏好“束”如何产生村庄治理现状。从三个方面界定理性选择理论:理性的内涵、如何区分偏好、宏观结构与微观行为。在研究方法方面,结合“过程—事件”讨论分析性叙述的适用性。最后介绍本论文所研究的村庄概况。第二部分,通过对村庄“干部—企业家”精英群体的崛起、循环的详细描述,旨在揭示精英理性行为如何导致基层抗争“事件”...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一) 研究问题
        1. 发现问题
        2. 研究对象
    (二) 文献梳理
        1. 文献回顾:中国基层精英研究述评
        2. “替代”性视角:理性选择理论
    (三) 研究策略:过程/事件?分析叙述
    (四) 阜村概述
二 利益冲突:“干部—企业家”的崛起与精英循环
    (一) 从村庄“能人”到“干部—企业家”
        1. 木匠带着社员搞副业
        2. 建筑队的成长和壮大
        3. 乡镇领导的“决定性”决定
    (二) 股份改革中理性的“干部”
        1. “股改”
        2. “打报告”
        3. “股被他们买了”
    (三) 精英优势:干部成了股改的赢家
        1. “政企不分”
        2. “名不符实”的股份合作制
        3. 李主任卷走了建筑队
    小结
三“温和”抗争:村庄干部与村民代表的理性策略
    (一) 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合谋”抗争
        1. 村委会奋起抗争
        2. 我们要清查村庄的财产
    (二) 基层干部的干预:调解与工作组
        1. 调解、调解、再调解
        2. 成立工作组
    (三) 拿起法律的武器
        1. “咱集体赢了”、“李主任死了”
        2. 难以执行的判决
        3. 坚决“告”到底
    小结
四 讨论
    (一) 日常实践中的理性“干部”与农民精英
    (二) 制度变迁中的理性“干部”与农民精英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42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42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f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