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15:57
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当前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政治参与是维护其自身权益、使其顺利融入城市的重要保障。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有序政治参与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对社会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国家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事实上的“政治边缘人”,其政治参与水平受到制约,各项权益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并由此而诱发了一些非理性、极端的非制度政治参与行为发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定。因此,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其对策成为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面临的紧要课题。本文在借鉴和学习专家、学者们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察近几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情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利益分析、制度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体进行分析,界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简述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点,解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然后,总结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体分析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点
一、参与意愿高
二、参与范围广、组织化程度低
三、手段性参与与目的性参与并存
四、经济权益维护与政治权益分享并重
五、非理性、极端化的非制度化参与普遍存在
六、网络媒体等新兴参与渠道开始得到应用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一、参与形式:非制度化参与呈现增加趋势
二、参与目标:政治权利分享越来越受重视
三、参与态度:政治参与的主动性逐步增强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参与效能感低
二、政治参与的"边缘人"困境
三、政治参与缺乏有效渠道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身层面的因素:对政治象征和程序的认知程度低,自组织松散
二、国家层面的因素: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工组织缺失,意见表达机制不完善
三、社会层面的因素:社会歧视存在,社会地位低
第四章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对策
第一节 改变原有户籍制度,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身份
第二节 改革选举制度,赋予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更多的 #39体制空间
第三节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自组织建设,规范管理新生代农民工,方便其意愿表达
第四节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民主政治教育,完善政治社会化体系
第五节 畅通政治参与渠道,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信息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民工利用电子政务服务调查[J]. 王芳,陈永波. 中国信息界. 2010(10)
[2]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参与经验对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启示[J]. 邓秀华. 求索. 2009(08)
[3]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J]. 匡国珍. 理论月刊. 2009(08)
[4]当代中国社会农民工阶层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 孙岩,李鸣.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04)
[5]新的社会阶层与政治参与[J]. 杜明书. 求索. 2009(07)
[6]论当前我国农民工的政治参与[J]. 沙朝晖.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7]试论青年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J]. 王兴盛. 理论界. 2008(12)
[8]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赵小燕.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8)
[9]以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社会稳定[J]. 龚超. 中国青年研究. 2008(07)
[10]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J]. 邱云慧. 社科纵横. 2008(05)
硕士论文
[1]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缺失与对策研究[D]. 李金华.电子科技大学 2007
[2]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政治参与研究[D]. 侯芳.湖南师范大学 2007
[3]论农村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D]. 于书伟.河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43051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体分析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点
一、参与意愿高
二、参与范围广、组织化程度低
三、手段性参与与目的性参与并存
四、经济权益维护与政治权益分享并重
五、非理性、极端化的非制度化参与普遍存在
六、网络媒体等新兴参与渠道开始得到应用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一、参与形式:非制度化参与呈现增加趋势
二、参与目标:政治权利分享越来越受重视
三、参与态度:政治参与的主动性逐步增强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参与效能感低
二、政治参与的"边缘人"困境
三、政治参与缺乏有效渠道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身层面的因素:对政治象征和程序的认知程度低,自组织松散
二、国家层面的因素: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工组织缺失,意见表达机制不完善
三、社会层面的因素:社会歧视存在,社会地位低
第四章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对策
第一节 改变原有户籍制度,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身份
第二节 改革选举制度,赋予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更多的 #39体制空间
第三节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自组织建设,规范管理新生代农民工,方便其意愿表达
第四节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民主政治教育,完善政治社会化体系
第五节 畅通政治参与渠道,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信息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民工利用电子政务服务调查[J]. 王芳,陈永波. 中国信息界. 2010(10)
[2]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参与经验对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启示[J]. 邓秀华. 求索. 2009(08)
[3]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J]. 匡国珍. 理论月刊. 2009(08)
[4]当代中国社会农民工阶层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 孙岩,李鸣.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04)
[5]新的社会阶层与政治参与[J]. 杜明书. 求索. 2009(07)
[6]论当前我国农民工的政治参与[J]. 沙朝晖.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7]试论青年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J]. 王兴盛. 理论界. 2008(12)
[8]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赵小燕.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8)
[9]以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社会稳定[J]. 龚超. 中国青年研究. 2008(07)
[10]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J]. 邱云慧. 社科纵横. 2008(05)
硕士论文
[1]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缺失与对策研究[D]. 李金华.电子科技大学 2007
[2]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政治参与研究[D]. 侯芳.湖南师范大学 2007
[3]论农村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D]. 于书伟.河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43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4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