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论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培育

发布时间:2022-02-26 15:49
  本文以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社会化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慈善意识进行了理论厘定,对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价值和困境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体系建构。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引言简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青少年德育的特殊性这两个主要方面,阐述了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正文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从青少年慈善意识的理论厘定、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价值、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困境、以及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进行了集中论述。第一部分内容涵盖了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内涵、层次与特征。青少年慈善意识,是青少年对慈善的了解、认识、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慈善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总和,体现在青少年思想的各个方面和青少年行为的各个环节。从层次上分,青少年慈善意识可以划分为感觉认识层、知识理念层和行为意向层,这三个层次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青少年的慈善意识需要通过慈善实践来培育,又通过慈善行为得以表现出来。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培育过...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内涵、层次与特征
    (一) 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内涵
        1. 从慈善意识到青少年慈善意识
        2. 青少年慈善意识的界定
    (二) 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层次
        1. 感觉认识层
        2. 知识理念层
        3. 行为意向层
    (三) 青少年慈善意识的特征
        1. 易激发性
        2. 不成熟性
        3. 不稳定性
二、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价值分析
    (一) 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个体价值
        1. 推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2. 提升青少年的素质和能力
        3. 推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二) 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社区价值
        1. 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
        2. 丰富社区的社会资本
        3. 促进社区更好地连接个人与社会
    (三) 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社会价值
        1. 夯实人人慈善的社会基础
        2. 更好地化解风险社会的不利影响
        3. 适应社会合作、共圆中国梦的新要求
三、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困境及其成因
    (一) 慈善的行政强制与青少年慈善意识的逆反
        1. 行政强制与慈善行政强制
        2. 慈善行政强制对慈善的不良影响
        3. 青少年对慈善行政强制的逆反
    (二) 不健全的青少年慈善意识养成体系与青少年慈善认知的盲从和无所适从
        1. 青少年慈善意识养成体系不健全的主要表现
        2. 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慈善的刻板印象与偏见
        3. 鱼龙混杂的慈善信息与青少年慈善的盲从和无所适从
    (三) 富人和明星慈善的过分渲染和失范行为与青少年对慈善的误解
        1. 富人和明星慈善的示范效应与过分渲染
        2. 富人和明星慈善的失范行为与慈善中伤
        3. 示范效应的过分渲染和失范行为的慈善中伤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慈善认知
    (四) 慈善组织危机事件与青少年对慈善的失望
        1. 慈善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
        2. 慈善组织危机事件与慈善建设
        3. 慈善组织公信力下降对青少年慈善信心的冲击
四、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 建立健全青少年慈善意识养成体系
        1. 厘清青少年慈善意识养成的社会主体及其主要责任
        2. 强化媒体和公众人物在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中的责任
        3. 丰富青少年慈善意识养成的途径
    (二) 在慈善参与中养成慈善意识
        1. 化解慈善的行政强制,回归慈善的本真状态
        2. 在现代慈善理念中参与慈善
        3. 在日常化慈善参与中养成慈善习惯
    (三) 慈善建设推动青少年慈善意识养成
        1. 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2. 发挥慈善组织和青少年组织的培育作用
        3. 发展健康的慈善文化和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居民慈善捐赠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五大城市的调查分析[J]. 苏媛媛,石国亮.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3)
[2]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石国亮.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5)
[3]明星慈善对青少年影响的深层透视[J]. 石国亮,曲俊燕,李培晓.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4)
[4]我国居民的慈善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五大城市的调查分析[J]. 石国亮.  理论探讨. 2014(02)
[5]论慈善与道德的关系及其他[J]. 石国亮.  浙江社会科学. 2014(02)
[6]美国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及其借鉴意义[J]. 王淑玉,张萌园.  当代教育科学. 2012(23)
[7]青少年慈善意识培养与校园慈善文化建设[J]. 陈东利.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8]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过程中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J]. 石国亮.  中国行政管理. 2012(09)
[9]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养[J]. 王淑玉.  中国青年研究. 2012(08)
[10]媒体如何在慈善制度构建中积极作为[J]. 王亦君.  中国记者. 2012(03)

硕士论文
[1]互联网影响下的传播流程与新闻生产研究[D]. 刘爱.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4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44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d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